35、内容的多元化导致很多死循环的问题。你的内容倾向性明显是否就只能吸引一类人,而放弃到另外一类人?无法保证内容的转发在同一个数量级别上,有些内容会导致批评攻击。但凡搔到痒处还可能会被某些道德高尚的KOL直接攻击。最可怕的是与你互动最频繁有可能并非是你的消费者。
36、纠结在为什么一谈正事一做直接销售就没有消费者互动的问题上的客户很多,自己跳出来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在战局里。你会发现有些信息仅仅是为了传达获知,而并非要求互动。转发多好还是评论多好的问题同样道理。数字确实叫人兴奋,但没有真是效果的目的是行尸走肉。
37、别妄图创作新名词故作深沉,到今天为止营销理论说到底就是占据消费者心智市场的争夺。在社交网络里,诗人、科学家、生物学家的粉丝数量远远比不上凤姐。地产大亨不装傻和名星互动同样不会有什么追随者。作为品牌说人话最重要,作为从业者自己的实践最关键。
38、无论好声音还是坏声音,总比没有声音强。好声音不是你妄图制造就完全按照你的思维制造出来的,坏声音也未必真的是你出现了问题。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换个说法也可能是偏执叫很多危机无解。进入到一个社交场合,你并非名星又不主动又不抢着买单,周遭的人凭什么要去理会你?
39、正确地认知很关键。不要一谈到社交网络就开始说你看新周刊。你看果壳网。你看杜蕾斯。你看。。。如果是我,我只看你的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枢纽点是否适合在社交网络里传递,我还要看你的消费者希望从这里获得什么,如果这亮点品牌无法满足还是暂时不要进来的好,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添堵。
40、有没有企业能容忍自己花费了百万以上的费用,一年下来收获不到1万的粉丝?我想答案基本上是没有。当我们没有标准的时候就只能用数字来衡量。而所有的标准在中国都可以被人为地作假,到最后考量成为了拍脑袋想数字。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没有看法,并且我想一段时间内依旧没有。
41、尝试,失败,再尝试,可能再失败。谁能保证一次成功,但在大多数人看来我们需要有缜密的计划,需要有事先的安排,需要有kpi来告知我们是否成功。我宁可一个目的做十种方案分别执行,也不愿意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失败了还要努力完成指标,多累!
42、说人话是进入社交网络里最基本的要求。什么是说人话,二逼瓦西里的阐述很清晰。1,诚实。2,逻辑清楚。3,自信。4,有平等沟通的愿望。5,尊重他人。诚实就是别吹牛逼,逻辑清楚就是知道你要干嘛,自信就是你要给大家欢乐,平等就是别装逼,尊重他人就是要倾听。
43、之前我们总讲述励志故事,在社交网络我们开始讲述营销奇迹。很多人就是被奇迹给迷惑了,对于创造奇迹的人而言有时候奇迹出现了你问它为什么其实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多粉丝很少的人创造上万的转发他们事先知道么?所谓的奇迹在社交网络依靠运气成分会多一些。
44、一个优秀的社交网络推广从业人员如何提高自我修养?1、知道热点在哪里。2、全面了解你服务客户的所有。3、勤互动并敏锐了解消费者的G点。4、每日至少2个小时学习思考。5、翻墙看国外的网站。6、学会读图配字。7、压抑怒火和个性。8、交朋友多扯淡。9、有赚更多钱的追求!
45、大胆点:整合营销没错,一点错误都没有。但社交网络不是整合营销里的一个平台,而是消费者沟通的前沿。现在很多战役都是把社交网络当作了引向minisite的手段,发布硬广和启动战役其实社交网络都不是最好的平台。逐渐把社交网络的推广与整合营销分离地远一点,为整合营销提供消费者观察。
46、转发也是艺术。不要怕自己转发,兵无定法,抓住热点死命打,玩命飞,这样才更深入有效果。找大号转发,一定要拟定好文案,大部分人不会有深入思考,他们会被转发的话误解,看起来简单的社交网络其实是步步惊心的精细,包括提前推断评论的趋势!
47、社交网络人人可以及时看到,每个人对内容都可以从自己的认知有发言权。看到的数字无非是粉丝。转发。评论。而且每个人也关注了一些好的企业。于是各种要求早就超乎了传统广告。但,真相是什么?真正知道的人很少。于是数字的表面迷局成了最需要先要搞清的事情。
48、当我们在质疑社交网络究竟对品牌和产品没有促进作用时,有几点我们或许可能说明。1、有多少饭馆是你开始在社交网络知道的?2、你是否在社交网络需求过帮助?3、当你对某个品牌和产品不满社交网络是不是最便捷的渠道?4、很多以前开始衰败的品牌是不是因为社交网络获得新生?另外还有:第一企业从未有今天这样距离消费者如此接近,至少很多管理者乐于亲历亲为也是之前末见。第二基于真实情况下即使你只有五千粉丝一个月下来影响的人群也绝对超过一次报纸广告,第三消费者接触的便利性虽然会有负面但可以叫企业尽快调整避免成为聋子。
49、以上所有说法,全部都不正确,那是张小龙的语言。以上说法,全部是来自实践,每一条我都可以举出案例,大部分我可以列举出我们团队执行过的案例。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微博的阐述,但微博不是社交网络的全部。豆瓣,微信以及人人、贴吧等未来我会絮叨阐述,感谢大家听我扯淡。谢谢。
50、第50条。这是我最近对行业和自己实践的一些总结和思考。不完全正确,也不是什么原则信条和真理。我期待更多甲方和从业人员看到,知道这个行业的艰辛和坚持原则的不容易。其实每一个看这些东西的人都知道社交网络的重要性,我们都是刚刚上路,哪里有成功可言,挺住意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