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考核”
绩效考核本身是为组织管理目标服务的,对年终考核的正确认识是为了使员工在下一年度更好提升业绩水平而使用的管理手段。
很多企业却偏移了这个初衷,通过考核去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人为地拉开距离,抓住那些绩效低下的员工,甚至把他们淘汰掉;通过考核减少一线人员奖金支出,对承担经营管理指标的人员进行双重考核,考核风向标丧失了其应有的公正、合理,变相成为企业主敛财的手段;通过考核设置重重关卡迫使核心人员形成对企业的依赖性、面向个人的业绩考核使用团队和环境因素、考核对应奖罚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等等问题都是在很多企业年终考核中时常出现的。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严格按照制度实施,看似企业的管理很科学很客观,实际算算大帐,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消极怠工效率低下、流程不畅互相拆台、业务流失资源浪费、人才流失发展停摆,这些又是什么管理手段能挽回的呢。
绩效考核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没有公正、合理的考核原则,员工的激励、薪酬、福利都将是空中楼阁,一旦员工感受到考核本源之外的目的,那么企业早晚都会因此而受到重创。
“拼年会”
年会成为现在企业实力和文化比拼的新潮流。去年被炒红的度娘、易娘等各种娘们也让大众着实娱乐了一阵子。年终将至,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都愿意拿出部分资金张罗一场热热闹闹的年会,独乐不如众乐,通过年会活动让每名员工都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目标虽然定的非常好,但工作却困难重重。活动征集热烈员工响应冷清、节目编排用心表演缺乏热情、老板一掷千金最终捞个骂名!这就是现在企业搞年会的普遍现象。为什么企业借助年会用尽心思花样翻新,但是员工的幸福感却普遍不高?问题关键是企业是否了解员工的真实需要,又是否在日常管理中重视了这些真实需要。仅凭年终的红包炮弹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明星助阵也无法鼓舞员工士气联络员工感情。
根本原因还是在企业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多增加一些员工关怀、时常组织员工真正需要的活动、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改善员工福利这些细节做好了,员工自然把企业当成获取物质与情感收益的对象,也自然会认真聆听企业发出的声音。
在年根儿,企业管理上所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会议集中、强化培训、奖项众多、比赛频频……,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有关,也许初衷是好的,但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与企业自身的实际不符,脱离现状的憧憬可以叫做梦想,脱离现状的行动只能承受办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