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持续性开发:全产业链运营
《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不仅让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赚得盆满钵满,更红了拥有“好声音”的选手,让明星导师们赚了演出费、找到了好徒弟,让音乐产业链上的演唱公司、酒吧等都受益匪浅。《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是节目内容的成功,更是节目背后一个“全产业链受益”的运作机制的成功。
据悉,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之间的合作采用国际通用的制播分离模式。与以往制播分离模式中,电视台一次性买断节目内容不同,《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和电视台采取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合作方式。双方为此还签署“对赌协议”,据悉,协议中的一条红线是“收视率超过2.0”,高于此线,则广告收益共享,相反,前期投入则由制作方独立承担。为此,双方在制作团队上都调用了精良的人马、舍得投资制作精良的内容。
“制播分离模式在国内虽然早已尝试和推广,但并未形成气候。《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为中国电视市场做出了表率,如果此模式可持续,未来有可能吸引大批资金投入高品质的电视内容制作市场。”周勇说。
明星导师、参赛选手与节目组之间的利益设计,也是让参赛选手热情参与、明星导师们全心投入从而保证节目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悉,明星导师们不拿底薪,只等待业绩暴增之后的高额分红,比如后期演唱会彩铃收入等参与分成。除了可以预期的分红外,导师的身价也随着节目的爆红而一路看涨。据说因为参加此活动,导师们的身价至少涨了10倍,杨坤原定的32场演唱会更是不断增加。
参赛选手后期的培养、市场开发、巡演等产业链开发,不仅仅能为选手带来经济利益,更能实现选手的音乐梦想。而选手们的利益和导师的利益也紧紧捆绑在一起,导师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培养他们,才能名利双收。据悉,《中国好声音》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计划,将为导师选中的优秀学员制作专辑,国内外演唱会巡演的计划也都已经排上了日程。
除了传统市场的开发,《中国好声音》和中国移动将合作展开的彩铃下载业务,即每一位学员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都会制作成彩铃,彩铃下载的收入便由中移动、节目组和该选手所属的明星导师按比例分成,有人估测明星导师的此项收入不会低于2000万元。
“能否避免《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短命而持续成功,是《中国好声音》未来运营的关键。为了延长生命周期,娱乐品牌的后续开发很重要。”肖明超说。《美国偶像》等品牌节目通过后续的精品专辑制作、图书出版、动漫、饰品等市场开发,不仅延续品牌的影响力,也获得经济收益。据悉,《中国好声音》在此也有考虑。
对于《中国好声音》的未来,灿星制作似乎有更清醒的认识。“在当前唱片行业不景气的状态下,普通大众中藏龙卧虎,这个节目的初衷是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节目最终能否持续成功,取决于这个节目对音乐产业的推动作用有多大,或者有多少人因此而重新回到音乐舞台中来。”陆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