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包括狗不理在内的众多老字号通过转制、兼并、连锁等多种手段寻求重生的时候,全聚德的成功上市使老字号企业看到了另一种生机。
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董事长姜俊贤在深交所敲响开市钟,上市当日,股价收报42.3元,比发行价暴涨271.4%,成为中小企业板中令人瞩目的黑马。
上市,其实也是改革中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求生方式。
早在1993年,姜俊贤刚刚走马上任,便对全聚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将全聚德进行改制,成立中国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并注册"全聚德"商标,这是全聚德由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开始。
接着,全聚德涉足特许连锁经营领域,是中国最早开始推行连锁经营的企业之一。但由于解决发展连锁的资金不够充足,姜俊贤想到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成全全聚德的改制。
1996年第一次筹备上市,受限于体制,被搁浅。2001年再次筹备上市时,股市低迷,时机不够成熟。
在第二次上市计划落空后,姜俊贤意识到要想突破上市僵局,就必须加快企业规模的扩张,提升企业的创利能力,同时,处理好股份公司与母体的产权关系。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聚德入资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实现了扩大企业体量、建立多品牌餐饮集群的构想。接着与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吸纳首旅旗下的餐饮企业,股份公司与母体的产权结构也更趋于合理。
姜俊贤对全聚德的坎坷上市路感慨颇深。他认为,上市融资为老字号注入了新鲜血液,上市后,全聚德在资本市场的嗅觉灵敏度大大提高,公众监督也促使企业在规模、体制、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改进,促进了全聚德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和谐对接,保护了老字号企业。
全聚德上市成功刺激了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神经。
现在,狗不理也试图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以完成加盟模式的整改。但上市是否就是适合所有老字号的救命稻草?
一直关注老字号发展的专家坦言,"对于一些企业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较弱的老字号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同行中的出类拔萃者。"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走出区域格局的老字号,在信息时代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实现了品牌影响力以及销售渠道的扩张。
蝶变老机制对接数字化管理
"在内联升的鞋里,你能体会到中国人的精气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凯英手持"中国礼物"——90余道纯手工工序制作的"千层底"布鞋,说得很自豪。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西里小区内联升布鞋厂,叮叮当当声中,何凯英正在指导徒弟任晨阳勾勒鞋样儿,另一个徒弟蔡文科正在埋头绱鞋。在这里你可以真切感受到"传承"的气息。传承意味着古今相融,老字号最怕的不是年龄的老,而是观念的老,在内联升古老的外表下就有一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