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电子商务催生了大物流时代,但是关于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命题正在成为电商和物流公司的死结:派送员越来越多、东西丢失和投诉越来越多、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最多的成本、最大的风险全都集中在这“一公里”上。
求解这一命题已经成为所有电商公司和物流公司的迫切所在,这也是新兴公司成长的拦路虎。
一种新解药正在试验田里生长。
一个多月以前,京东商城选择了一家新的合作伙伴,快递员无需把每个包裹送到顾客家中,而是集中在一个地方等顾客来取。京东选择的新伙伴叫做港佳好邻居。
其实从今年1月开始,快速扩大自提点就成为京东解开物流困局的重要利器。目前京东商城已经在北京5号、10号线共20个地铁站开通了自提服务。用户在下单时,可选择这项免费配送服务。在部分小区,京东也设置了自提点。通州区鼎盛国际小区的自提点每天甚至有上百个包裹,热闹非凡。
自提点似乎正在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好邻居在北京拥有200多个门店,遍布城区,尤其在交通压力大的核心城区更为密集,而这部分也恰恰是电商物流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京东可以说是目前好邻居名声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并不是最早的。追溯到两年前,团购网站新兴崛起时,在好邻居的高管和一家团购网站高管闲暇聚会时,碰出了合作的契合点。这对于尚未有足够势力广撒网络的团购网站,和固守发展并不算迅猛的、曾被评价为走入困局的便利店来说,都是个令人兴奋的合作点。
在好邻居副总经理毕震看来,这些年他们一直试图将便利店从仅仅是卖东西这一概念解脱出来,他们在不断演变它的作用,它可以是信息的入口、人流的入口,甚至可以作为货物的周转。对于大物流时代,好邻居自提点的属性虽然并没有渗透到顾客家这样的微循环,但已经是整个链条的具有相当价值的末梢循环。
抢手的“自提点”
毕震的经历很有意思。他几乎是好邻居最新的职员之一,因为他一个多月以前还在京东商城工作,再之前在淘宝网。如果还往前倒的话,他在好邻居及相关企业工作了四五年的时间。
这一轮“出逃”和“回撤”并非有意为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所有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年轻人来说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不管怎样,他现在却几乎可以被称为好邻居职工中最有“互联网精神”的一个。
“回撤”后的毕震更能体会和理解便利店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优势所在。
京东与好邻居的合作实验,选在了护国寺、二龙路和地安门三个便利店。这三个店铺都各具特色,有的离地铁近,有的是堵车严重的地段。对于好邻居来说,甚至希望京东把它们做成某种形式的实体店。
对于很多B2C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全程物流配送要付出很多成本,而部分成本对客户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说送货的纸箱子,成本在三四块钱。这箱子质量有多好呢?要求是一个人站在上面箱子没什么问题。而如此考究的箱子当送到顾客家里时就大多变得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