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名人访谈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解密阿里巴巴金融业务:独特模式难复制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2-08-28 16:47:47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技术支撑“蚂蚁搬泰山”

  阿里金融今年上半年的130亿元累计放贷额绝对值并不大,任一家国有银行的分行都可能实现这一数字,但其投放笔数却堪称惊人:由170万笔贷款组成,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0000笔,平均每笔贷款仅为7000元。

  一名熟悉小贷业界的金融业人士说,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受理如此微小的单笔贷款数额,收益太少,且成本并不经济。

  阿里金融能实现这样“蚂蚁搬泰山”式的业务,与阿里集团生态布局、其自身团队构成以及相关技术手段有关。

  阿里金融小贷业务的客户都是阿里集团各电商业务板块中的商户,其中淘宝系生态体量就已超过6000亿元,明年有望超过万亿,阿里掌握了其运营实际状况,这为小微放贷提供了基础。

  据王彤介绍,阿里金融现有员工接近300人,其中仅和互联网相关的技术人员即占去半数。这一人数在小贷公司界可谓庞然大物,一些小贷公司甚至只有3~4人,而招募众多IT技术员工更绝无仅有。

  王彤说,庞大团队人数及其构成是为了匹配阿里金融小微贷款的特点:以数据挖掘分析方式控制风险、加快放贷流程、降低成本。上述阿里金融人士亦称,IT团队提供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贯穿了贷前、贷中、贷后的全过程。

  营收水平业内顶尖

  今年以来,阿里金融的小贷业务增长显著。

  2010年至今,阿里金融累计放贷280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已有130亿元,占历史总量近半。同时,今年阿里金融新增获贷小微企业4万家,也达过往服务总量的一半。

  今年7月20日,阿里金融的日利息收入达到了100万元。有人照此粗略计算得出其年利息收益可达3.65亿元。

  熟悉阿里金融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其小贷公司亏损,“可能是小贷业界唯一一家”。不过对于今年运营状况及是否能盈利,阿里金融并未作答。

  阿里金融人士说,业务的确在提升,但放贷量亦有季节性变化,一般而言每年8、9、10月为旺季,而1、2月则较淡,同时业绩的波动也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阿里金融的信贷业务鼓励提早还款按日计息,日利率订单贷款为0.05%,信用贷款为0.06%,在小贷业内算中等水平。由于掌握庞大生态及一套技术风控系统,其贷款质量也不错。阿里金融内部人士透露,截至今年中,其信贷不良率仅为0.72%。

  前述熟悉小贷业界的金融人士分析称,阿里旗下两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总和为16亿元,按政策规定,可向银行借贷不超过其注册资本金50%的资金用以放贷,即阿里金融两家小贷公司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为24亿元。小贷界不少公司会将资金全数贷出,阿里金融若全按订单贷款贷出则日利息收入为120万元,若全按信用贷款贷出则日利息收入为144万元,“阿里金融的资本金本身盘子大,目前做到100万元,在业内算是顶尖水平,看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模式难以复制

  该人士认为,阿里金融的模式并不具有行业普适性。毕竟能拥有庞大生态及海量用户真实数据的,除阿里之外难有他人,“对于阿里金融而言,目前这套方式也无法适用到阿里系生态之外,需要依靠阿里生态的同步扩张,不过现在看来这一生态已非常庞大了。”

  兴业银行(12.13,0.08,0.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阿里金融的模式建立在其拥有阿里系庞大电商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对申请贷款商户的运营状况十分熟悉,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详尽的征信系统数据库。基于这一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风险控制问题,而目前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难题正是在征信信息不对称难以解决方面。

  他同样认为,阿里金融模式的局限在于无法延伸至阿里生态之外,“仅限于此的话,对于改善整个小微企业信贷扶持的帮助受到限制。”他认为,散落于各政府部门的信用体系应当整合起来,结合阿里金融等民营经济领域的数据积累,形成统合的征信数据库。

  而对于阿里集团而言,阿里金融可谓是未来极具想象力的业务板块。阿里集团很早就表露出了向金融领域渗透的浓烈兴趣,最近他们与平安、腾讯开始了合作。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上周末确认,三家公司将合资成立一家公司,将在保险领域展开合作。

  不过王彤也表示,虽然阿里金融新型微贷技术为当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另一种途径,但如果要能解决更多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仍需要较长的时间,“阿里金融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譬如开发新型微贷技术的人才短缺,小额贷款公司身份不明确,资本金限制等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