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转型为文化体验中心
目前已经进入大陆的台湾诚品书店,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将书店定义为多元的、动态的文化事业,而非零售业。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还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每年举办四五百场演讲与展览,范畴遍及文学、戏剧、环保、舞蹈与美术,开创了书店与读者各种对话的可能。在品牌成功的基础上,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仅是售书场所,也是包罗书店、家具、画廊、花店、瓷器、珠宝、餐厅的复合组织。诚品的经验,正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书店所借鉴。
广州声名鹊起的方所书店,其创始人强调,不能从传统书店的角度去做方所,而是希望将方所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文化的平台:“这是一个提供知识和美的地方。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不只需要好的阅读,还需要看好的展览、喝好的咖啡、用好的生活设计品,我们为他们提供启发寻找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所。”方所书店图书总监蒋磊蒋磊认为,独立书店不是单纯买书,它可以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空间,可以引领和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美好体验。他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对柜上的指示体系有一个再造,把自己的主题思想传递给顾客,和顾客形成交流,从而建立起书和人之间的亲切的关系,把它和网络书店区别开来,和电子阅读区别开来。
比较电子书商与传统书店,传统书店并非无优势可言,电子商务缺乏场所所带来的读书氛围,正是传统书店可以抓住的细分市场。传统书店应注重在运营模式上转变,可转型为打造公共属性,从卖书场所转型为文化体验中心。由于读者购书的无目的性,书店卖书并不等价于读者买书。也就是说,其实绝大部分人不会像美国战斧导弹一样定点定位地跑到书店指定的位置去买一本书,而是去找书,或者说,徜徉在这样一个书海里,寻得一种文化上的享受。通过打破传统书店沉闷、规格化的固有模式,让单一书店变身大型文化空间,而非一个堆满图书的仓库,通过注重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多维度、广视角的文化体验平台,这些都是实体书店独具的、网络书店所不能比拟的内在优势。
未来展望
实体书店从来都不真正缺乏生存空间,而对其空间的发掘就在转型创新和商业模式的重构。随着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更重要的是实体书店历经市场淘洗能够理性、科学地面对挑战,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新型商业模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才能在长期困窘过后触底反弹,为人们营造一种健康、优质的阅读风气与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