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是率先重组与赢利的公司
《世界经理人》:说到最后一个C(公司),你刚刚举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例子。你如何看待中国公司的变化?
大前研一:中国是一个十分例外的情况。在大多数庞大的经济体中,本土公司在那个国家里已经真正变成大公司。换句话说,美国公司是美国商业的核心参与者,日本公司在走出国门之前也已经足够强大。中国是一个十分不同的情形。有一些中国公司发展相当快,变得相当强大。当然,其中有很多国有公司。但是也有很多台湾地区的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比如康师傅,比如成为中国大陆第二大食品生产商的统一企业。因此,你的确需要看看公司源自何处。
有一些美国公司比如通用汽车在中国运营,跻身汽车产量的头两位,另外一位是来自德国的大众汽车。中国本土的汽车公司也在成长,但是汽车产量没有进入头两位。因此在中国是相当不同的情形,是一个混合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中,有来自台湾地区的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有来自韩国的三星和LG与海尔这样的公司竞争。还有通用汽车、摩托罗拉、大众汽车这样的全球性公司,而与之相伴的是从事食品业务的中国本土公司新希望集团。这是一种全新的情形: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被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经理人》:的确,在中国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有外商独资公司、中外合资公司、民营公司、国有公司。如果只看中国本土企业,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大前研一:如果你看看力新国际公司,他们在系统集成、公共系统和嵌入式软件方面已经变得极其强大。而这个领域过去是美国人和日本人特别擅长的。但是现在,如果你看看公共部门的系统,它基本上是本土公司的天下。如果你看看医疗系统、保险系统,等等,基本上也是本土公司的天下。如果你再看看证券市场系统,这是难度很大的系统,它也往往被中国本土公司所统治。这并不是说中国排斥外国公司,我反而认为是中国政府极其努力地鼓励中国公司变成具有与全球性公司一样的竞争力。因此在某些领域,中国本土公司做得不错。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看钢铁公司,你会发现有100家中国钢铁公司,而且现在钢铁产能过剩。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将不得不经历一段非常非常长的行业重组的艰难时期,这意味着很多公司将破产,许多公司不得不重组。虽然他们享受过上一个15年的风光,但是下一个15年对他们来说将是巨大的痛苦。而这也正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钢铁业已经经历过的痛苦。
造船业也一样。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工厂。但是现在,中国的造船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些造船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来制造高价船舶,他们生产的是普通的货船,因此这个行业也在经历重组,和钢铁业类似。
的确,中国本土有许多十分强大的行业,但是许多行业由于“一旦有利可图便蜂拥而入”的竞争本质,很快就出现了产能过剩。在这些行业中,生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这些公司将不得不经历这个过程。但是这就是历史,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已经学到的教训。最终,强大的公司将生存下来,并统治整个世界。但是在此之前,我想你不得不在这段极其艰难的时间中赢得国内的竞争。
《世界经理人》:这些中国本土公司未来将遭遇十年左右的困难时期,公司的再定义,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你对他们有何建议?
大前研一:你必须思考未来5到10年,并变得具统治地位。我认为只有2到3家公司将会生存下来。我从来没有看到有一个国家有100家钢铁公司。通常来说只有2到3家。欧洲实际上只有一家,就是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甚至在美国,只有几家而已。日本过去有5家,现在缩为2家。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想生存下来,那么你就必须走在竞争对手之前,提前考虑重组和盈利的问题。换句话说,不要等待,你必须率先这样做,当你盈利而其他公司还在经历痛苦时,这些公司将非常便宜,你就可以开始收购这些公司,并且千方百计对他们施以重组,赚取其中的利润。你变得越强大,赚取的利润就越多。这样,你就有更大的能力去收购更多的公司,直到你占据统治地位。这正是美国钢铁业已经经历的过程。
这也正是美国汽车业在通用汽车公司诞生之前所经历的过程。“通用汽车”的含义就是它是许多汽车公司的整合体。现在美国只有3家汽车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有250家摩托车公司,当时日本人没有钱买汽车,每个人都想要一辆摩托车,日本成为拥有很多制造商的摩托车大国,现在缩为2家公司雅马哈和本田。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中国的一些行业中。
因此,你必须确保你将占据统治地位。这意味着你不得不走在竞争对手之前进行重组和盈利。这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如果你是第一个公司这样做,你将会有钱去收购那些疲软的公司。你应该从美国、欧洲和日本汲取这种生存之道。造船业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