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的行为及效果
不同的领导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这里老子揭示了两种不同行政方式及其结果:行政宽容,百姓多淳朴;行政苛刻,百姓多狡诈。不难看出,老子还是主张领导者要以宽容方式行政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应理解为遵循事物的天然本性,按一定的规律办事,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因此他要求领导者执政无为,勿扰民,顺其自然,天下太平。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具体有哪些益处呢?“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即是说,我无所作为,人民自然发展;我爱好清静,人民自然端正;我无所事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没有欲望,人民自然纯朴。由此可见,“无为”,按规律办事,就可达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目标。还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真可谓“无为而治”!
(二)如啬行政
老子认为执政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就可节省精力和物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行为效果。“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五十九章)就是说,治理人民,事奉上天,没有什么比节省更好的方法了。因为节省,就早有准备;早有准备,就可不断积累禀赋;不断积累禀赋,就没有不能克服的事;没有不能克服的事就无法知道他的极限;无法知道他的极限,他才可以统治国家;掌握治国的根本,才可以长治久安。这叫做深根固蒂,长生久存的原则。为形象起见,老子还用“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的例子予以说明:治理大国,也像煎小鱼一样,切忌随意搅扰,浪费精力和物资,而要遵循客观规律,人民自然归服,社会自然大治。
(三)图难于易
老子认为,做事要“大目标,小步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特别是领导者要成就一番大业,更要从细微处做起,同时还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不断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最终成就大业,功成名就,即“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
(四)抱一为式
在老子看来,要树立良好的民风,领导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民什么是好的行为。即“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就是说,领导者遵守原则为天下人做榜样。“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环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即不自我突出,所以能全面明察;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彰显客观;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有功;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做领导。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反之,则“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
四、领导者的人际关系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慈、俭、退让是道家三宝,当然也是为人处世的三大法宝:慈爱民众,故能勇敢;勤俭节约,故能广积财富;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众人的领袖。那具体在为人处事中如何运用呢?
(一)诚信爱民
在对内关系上,老子认为,领导者要知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要善待人民,亲民信民,不忘本,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自然会得到他们的拥戴。那该如何做呢?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意思是说,圣人没有意志,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者,我善待他;不善良者,我也以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诚信者,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者,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诚信。圣人主政天下,总是收敛个人的私欲和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百姓都在努力看着听着,而圣人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可见,领导者与人民的关系是非常融洽自如的!
(二)和谐共赢
在对外关系上,老子倡导和谐共赢。他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就是说大国好比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安静而胜过雄强。因为它安静,所以适宜居守下位。如果大国对小国谦下,就能聚拢起小国,如果小国对大国谦下,就能被大国所容纳。所以,大国谦下不过是想兼并小国为附属,小国谦下不过是想投靠大国,获得保护。要使双方都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那么,大国尤其应该做出谦下的姿态。很显然,本段是从二者各得其所的角度,奉劝大国和小国互相谦让,和谐共处,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