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个人特质与工作性格之间做转换?
到底应该要如何在个人特质与工作性格之间做出转换呢?就像开始的时候说的,个人投入工作的程度,可能会影响他的价值观,现代人又都这么长时间的工作,常常即使下班了,心也还是盘旋在工作上,这会不会是现代人的一种宿命?
成功的转换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自助。譬如说,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就可以变成工作跟生活的缓冲区,利用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练习静坐、冥想等放松技巧,让自己有独立的时间去为还没有完成的事件做规划,排定生活的优先级,越多的规划缓冲区的效果就会越好。
•第二个步骤是他助。如果个人的自我觉察没有那么好,便可以邀请家人、伴侣帮忙,请他们在自己把工作的压力、情绪、个性带回来的时候做出提醒:“你现在看起来又像个业务经理了”。这种善意具幽默感的提醒,就可以帮助自己做出切换,甚至可以提醒“你现在是几档啊”,提醒自己生活和情绪是需要换档的,不需要一直往前冲,让自己可以有适度的休息。
•如果前面两种都无效,可能就需要专业协助,也就是第三个步骤。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有身心症状产生了,譬如说变得容易因为小事情而发怒,或是本来感兴趣的事现在都失去兴趣,甚至已经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那就要接受心理咨商的专业协助。
善用工作性格于生活当中
工作性格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有它的好或坏。在工作上来说,把一个“工程师性格”的人放在不同的部门,就会有不同的评价。
举例来说,把一个所谓“工程师性格”的人被放在人力资源部门,可能被认为是很冷酷无情、不通情理,但如果放在代表公司对外谈判的部门,他就可能被认为是很冷静客观、就事论事。
在生活的层面上,一些需要理性决策的事项,却需要他们的工作性格协助家人。例如家里要买房子、买车子、有比较大的投资时,都会需要有理性者存在。家庭可以透过授权给这样特质的人,做比较好的决定,这些人也可以觉得自己对家庭是有参与的。
因此面临退休生活应体认工作个性是没有好坏的,只是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做出应有的弹性调整。如此才能充分享受工作所带给我们丰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