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人力资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涨薪时代“的薪酬管理改何去何从?

来源: 牛津管理   2012-10-23 16:25:12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1、明确公司的薪酬策略

  涨薪之前应该对市场薪酬有一个了解,特别是本行业内薪酬状况的了解。具体做法上,如果想了解的比较全面,可以参加一个正式的薪酬调查,了解本公司相关岗位在市场上平均的薪酬水平和预期的增长幅度如何?以此作为薪酬增长的依据,而不是靠企业领导者或人力资源部拍脑袋确定工资增长的幅度。

  市场薪酬情况了解清楚之后,公司需要确定一个薪酬竞争的策略。薪酬竞争策略有三种:领先策略、平均策略和跟随策略。如果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希望高薪吸引人才,可以采用领先策略,使自己公司的薪酬水平高于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的水平。如果公司资金实力有限,也可以采取跟随策略,即使自己公司的薪酬水平稍低于市场上平均的薪酬水平。这样的策略使本企业既避免了人才大量流失,又节约了人工成本。中间的做法是采取平均策略,使本公司的薪酬水平与市场上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

  总之,涨薪应该有市场薪酬调查的依据,同时有明确的薪酬竞争策略,这些策略与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相一致,并在公司的各个层面达成共识。这是薪酬管理遵循的原则,也是更好地向员工解释的基矗

  2、向员工讲明公司的涨薪理念

  企业为员工加薪,但是却没有增加员工的满意度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薪酬理念的宣传不到位。一个企业设计薪酬管理体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公司薪酬理念的确定。薪酬理念与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乃至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都是一体的,这些理念必须在全体员工中进行不断地的宣讲,使大家形成共识,随后的各种政策和制度才会易于为大家所接受。

  就涨薪来讲,应该向员工讲清楚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薪酬调整幅度,公司的决策是基于什么样的市场数据和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与战略,进而讲清楚不同职位、不同业绩在涨薪过程中的影响等等,打消员工心中的顾虑和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原则和程序公平,薪酬数额保密。

  企业面临困境,薪酬将如何?

  企业经营业绩好,或者资金充足,涨薪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只要操作适当就行了。但当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太理想时,还要进行涨薪时,则会让企业的管理者犯难。

  第一,企业不得不应对涨薪的问题。人力成本与其他任何一项成本比较起来,其投入产出的弹性是最大的。比尔。盖茨说过,如果让他带走现在微软公司的一百个人,他能够再造一个微软。牛根生靠着原来在伊利工作过的一些同事,空手起家,开创了蒙牛产业。现在行业里已经形成共识,人力成本应该看作人力资本,对其适当的投入可能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因此即使企业经营困难,涨薪都是应该的,当然,要看怎么把握涨薪和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第二,涨薪要与企业的人才战略相配合。企业首先要能生存,这是全体员工的收入之本。企业要想生存,必须想办法首先调动企业战略性人才的积极性,比如企业的中高层的管理者、技术骨干人员或一线销售人员。根据管理的二八原则,企业效益的80%是由20%的骨干人才创造的,公司的资源有限时,不得不把资源向对公司影响最大的人才队伍里倾斜。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公平性的问题,因为没有进入“战略性人才队伍”的人员可能会有失落感,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公平感,影响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毕竟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员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里有两项工作必须做好,一是结合公司的经营战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估体系,利用这套岗位评估工具客观公正的评估企业内部各岗位的价值,岗位评估的诸因素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保证对企业价值大的岗位评出较高的分数。但必须在同一个尺度下进行评估,使员工感到这样做确实合理,公平,是为了整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着想,而不是人为制造不公平。二是结合市场薪酬调查的结果确定不同岗位的薪酬标准,市场上重要的岗位,薪酬水平自然会高。公司进行薪酬调整时以市场为依据,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易于为大家接受。

  第三,强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体系。人力成本转变为人力资本,必须以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前提。如果薪酬体系缺少激励作用,不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投入的人力成本就只会是成本,不会带来应有的回报,甚至会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如何用好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这根杠杆,让投入的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涨薪时代”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竞争环境,涨薪的问题不仅对于像李毅所在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当企业都面临挑战的时候,只有那些不仅善于进行企业经营运作,而且善于进行内部管理,善于运用有限的薪酬资源对人员进行激励的企业才更易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