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步,你怎么办?
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已经因为没听取建议而得罪了一个好心人,再不听秘书的建议,以后还怎么和大家打交道,还有谁肯帮助你?
你犹豫了良久,不知道该怎么办。在你苦恼之际,你想起了被大家广为称颂一个人,也是你最敬佩的企业家王石。正如他所言,在万科,他看着别人一些新做法,和自己想法不同,忍不住就想去管、去干涉。这样别人肯定无法工作和管理了。因此,他逼着自己去爬山,眼不见心不烦,绝不是因为爱好,而是下决心放手、放权给别人一个空间,让别人成就自己,最终也成就公司。所以,王石名言是,“伟大的管理者就是管好自己”。
受此鼓舞,你忍不住对比了下老板。老板虽然还做不到王石那样,观念陈旧、恋栈权力,但他既然想改革,不就是在进步吗?有了第一步,不就会一步步在向王石那样吗?而且,既然他这么信任你,将改革的希望和重担交给你,不就是希望你带来新思想、新方法、新方案吗?而如果还以现成的标准和思维来修改,那岂不是又倒退回去了吗?最后,你下定决心,谢绝了秘书的善意,坚持将方案呈递老板。
事已至此,结局常见的有两个。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你一般会和很多人一样,不时想起一个真实案例,以此来幻想一种理想的结局。案例是这样的:据说,某著名4A广告公司为世界著名的中国央企xx公司做了一个广告,在其一群属下的簇拥下,送交老大审核。老大看完,沉默片刻,第一句话是:“这个我看不懂。”一群人当时听了,都吓傻了,广告公司的几个领导差点晕过去。这时,老大说了第二句话:“不过,你们是专家,你们说了算。”结果一片欢腾,那个广告在全中国都受到了欢迎……
幻想归幻想,不幸的是,一般第二种结局为多,也就是,老板经过今天沉默后,突然有一天早上,红着眼睛把你和秘书找去,和蔼地说:xx啊,你辛苦了。我昨夜熬夜亲自改了一版,你们看看,有没有意见?还没等你说话,秘书已答,很好啊,锦上添花。老大点头说,如果没有意见,就先这么执行吧。
而当你看完修改后的方案和好心人、秘书的建议如出一辙,只不过给水塔贴了一圈瓷片而已,你霎时脑子一片空白,不会说话也几乎失明,隐隐约约嘟哝着儿时背诵的名句,看来韩愈错了,不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是“伯乐”要把千里马改种成骡子。这时,你算彻底明白了,在全中国,王石为什么让人敬仰,就是因为稀缺,就是别人都说要学习王石管理好自己,但都是“叶公好龙”,事到临头,没有人真正做到,无论是不想,还是惯性。
接下来就到了故事的主题了。你和很多人一样,必须熬,无论是不是自愿,因为你无权选择,只能先按老板的意思做,哪怕是狗屎呢,哪怕先把埃菲尔铁塔改成水塔,把千里马改种成骡子呢,只是在心里暗暗笃定主意:有朝一日,自己做老大了,再按照自己的方案做!
于是,每一天就这样在修建水塔和改种骡子的过程中被慢慢kill time了,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把黑发染成了白发。
但是,故事的结局却不是你设想的,而是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等你真的熬到了自己说了算的那一天,真的有权决定出精品了,那是万幸,可惜的是,这种结局几率很低。另一种结局是,你按照老板、按照好心人、按照即成的模式和思维不断地造水塔、改种骡子,成年累月的接触,有了感情,慢慢你也习惯了,你也觉得水塔和骡子挺好、挺实用,不需要埃菲尔铁塔和千里马。于是,等你自己掌权那一天,不知不觉已经退化成没有思维只会模仿人类的一只猴子,再出的方案无非是在老板的基础上,把骡子改种成驴子,再招来一班下属和专家,评价下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
这就是我们大家必须付出的青春。
最可悲的是,这种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但这也是你选择“他”必须付出的代价。翻译一下就是,这是你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