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以王传福为主的比亚迪管理层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比亚迪的管理层主要是由三个人组成,即王传福、吕向阳、夏佐全,三人持股之和为50%以上。其中,王传福个人持股大概为27.83%左右、吕向阳大概为19.93%左右、夏佐全大概为6.02%左右,王传福在三人中处于相对控股位置。而这两个人一个是一同创业的好友、一个是自己的表哥。
比亚迪的底牌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不愿意持有份额小的头寸,如果我收集不到足够的头寸,我宁愿不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巴菲特这次破例呢?“现在看来促成巴菲特投资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主要原因绝对不是单纯为了电动车,因为巴菲特的灵魂烙印中就印着不会因为(公司的)未来而投资。”李炜认为。
其实从一个侧面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另一些东西,在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一周后,比亚迪宣布以近2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根据比亚迪总裁助理王建钧表示,在这笔收购后,比亚迪才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这一步使得比亚迪的电动车两步走计划越发地稳健。2009年7月,比亚迪汽车宣布将花6000万元用于收购美的三湘客车资产及股权,此举让比亚迪拿到了客车“准生证”。2010年9月30日,比亚迪电动大巴在长沙基地下线。比亚迪电动汽车战略思路开始逐渐成型。以公交优先稳定私人轿车,以国内标本打开国际市场。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电动车产销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目标。
可能很多人认为巴菲特投资2.5亿对巴菲特而言并不多,那么让我们看看巴菲特在收购比亚迪前后的一系列动作吧。2008年9月18日,巴菲特通过其控股公司中美能源以4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星牌能源集团,收购价格为每股26.5美元;9月21日,巴菲特又动用10亿美元,购买日本汽车及飞机工具机厂商Tungaloy公司71.5%股权;9月23日,以50亿美元购买高盛集团优先股,同时得到以每股115美元价格行权的高盛普通股认股权证,涉及金额也是50亿美元;10月2日,购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30亿美元优先股;10月3日,巴菲特旗下的富国银行与美联银行宣布,富国将以换股方式收购美联全部资产。
粗看之下,以上的一系列动作好像和比亚迪都不相干,但仔细研究后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几项投资围绕的主线正是电与汽车。星牌能源集团本身就是一家从事于电力的开发、购买的在美上市公司;Tungaloy公司更是以生产汽车工具机而著名;高盛集团不仅拥有三菱汽车公司近三成的股份,更和其他很多大的汽车公司有密切联系;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可称得上透彻,最后的美联银行更是早在1945年就开始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始终以汽车经销商为龙头,综合办理经销商金融业务、个人汽车信贷和企业单位汽车信贷业务,是世界汽车金融业务的代表。“这些公司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环,比亚迪正是连接上下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巴菲特愿意这样押注呢?李炜认为应该是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世界能源汽车发展顺应了世界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这个趋势呼唤汽车行业结构进行调整;二是随着汽车行业近百年的发展,汽车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汽车行业也需要升级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这方面看汽车行业也想顺应环保节能的大趋势;三是比亚迪除了有先进的电池制造技术、比较完整的汽车制造体系、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潜力等因素外,还拥有比亚迪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