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有人说,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创业显然并非只是想获取更多的财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李彦宏就是最好的注脚从李彦宏毅然放弃外国公司丰厚待遇和期权,回国创立了百度至今,“用技术改变生活。”仍是这位海归华人不变的信念。
1、百度的崛起
按日历的年份,李彦宏对于百度的总结是:2002,技术年,百度搜索技术真正成熟;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涨了7倍;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受到广泛的认可;2005年,才是收入年那一年,百度顺利上市,并在美国本土创造了中国资本神话。接下来,李彦宏加快了百度的国际化脚步。
这个非常喜欢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百度掌门人,曾以崛起的大国类比百度,希望百度成为国际化的领袖企业。“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5年之后,百度的收入应该有50%以上来自中国之外。”
这不是李彦宏第一次这么说。2002年起,李彦宏每年都会在公司董事会上提出国际化设想,但屡遭否定。即使到了2006年底,百度在中国的成功已经难以撼动时,对其国际化战略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两年前,百度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去年初,百度斥重金正式出击日本市场,并不断加大投入,李彦宏称,欧洲市场将成为百度的下一个目标。
除了高调的“走出去”战略,李彦宏还瞄上了C2C业务,抢食电子商务这块蛋糕,随后,百度还加入了IM军团,大力推广百度HI软件。如今,百度又将业务范围扩展至百亿规模的游戏市场。
4月22日,百度宣布通过与盛大等知名游戏运营商联合运营的方式,正式进军网络游戏产业,推出了百度游戏娱乐平台。
目前,百度娱乐游戏平台开始运营七款免费的网络游戏,其中“纵横天下”、“方便面三国”、“天空左岸”等网游已经上线。
在此之前,百度已经在搜索上推出贴吧、百科、知道、空间等社区产品。业内人士表示,百度想凭借网络搜索的技术基础和强势的品牌人气,实现一统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野心,胃口显得有些过大。
而在今年的百度财报里,百度CEO李彦宏也一再强调坚持多元化路线,刚上任一个多月的CFO也表示,进军C2C网络购物和日文搜索市场是2008年百度重点投资的两大领域。
一些分析人士则表示,百度的这种多元化战略显得有些分散,或多或少的会削弱搜索业务的优势,而且对于用户体验来说,也显得有些复杂。另外,在细分行业多元化可以有效避免竞争,但是对于这些业务领域来说,搜索引擎的这种多元化直接导致了竞争恶化,成为了行业公敌。
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百度在长达8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要同时解决上亿网民的需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是我们自己,如何开发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才是百度需要做的。”
2、不为资本打工
从百度创业伊始,李彦宏就一直坚定自己的方向,尤其不被资本所左右。
如何让百度始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李彦宏就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在李彦宏自己写的《硅谷商战》中,就不乏创业者被资本“绑架”的事例。
在熟知商业游戏规则的李彦宏看来,对于投资人确实没有比利益更好的东西能说服他们,当然,如果价格合适,百度随时就有可能被股东们出售。所以要想让自己亲手创建的百度继续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权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次融资时,徐勇与风投谈好的条件是100万美元,25%的股份,后来由于看好百度,风投将原始融资额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20万美元。但李彦宏的态度却非常坚定,风投们的股份比例坚决不变。
同样,在第二次的融资中,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德丰杰联合IDG向成立九个月的百度投资了1000万美元,其中德丰杰约占了总投资额的75%,成为百度的单一最大股东,但其仍然只拥有百度30%的股权。
年百度成功上市,人们一度猜测会遭到股东之一Google的收购,事实上,Google几乎没有机会,因为百度在所有收购通道设立了关卡。
第一道关卡是“牛卡计划”,就是对公司股份的A类股和B类股的划分,这种股份安排叫做双层股票结构。其操作思路如下:将在公开市场发行的股票称做A类股票,每股拥有1票表决权,而所有原始股份为B类股票,每股拥有10票表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