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外资银行中国“圈钱”路线

来源: 未知   2012-09-28 11:50:31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外资银行对项目的判断比较准,他们在风险管控上比较强,先无抵押放贷给你,等你资金回笼了,银行就能收回本金,还有一大笔利息。”徐洪才说。

  而在渣打银行全球总裁冼博德看来,银行可为中小企业做的并非只有融资,还有助其成长。渣打银行推出的“快捷贸易通”,就包含了提货担保、进口融资、出口押汇、出口信用证保兑等产品,配合企业在不同经营环节的资金流特点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融资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渣打中国的中小企业收入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不少中小企业客户表示,他们所看中的并非仅是外资银行为客户提供贷款,更是融资、理财与上市的一条龙服务。

  “外资银行盈利增长的内生性因素来自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它们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都比较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

  除中小企业业务之外,债券业务也是外资银行开拓市场的利器,接受普华永道访问的多数外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均认同这一点。

  2009年渣打银行成为首家在内地发人民币债券的外资银行。今年上半年,多家外资银行密集发行人民币债券引起业内的关注。

  今年4月24日,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人民币金融债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发债总额10亿元,期限为2年,发行利率4.55%。5月4日,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第一期金融债券上市。5月16日,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完成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的人民币高级无抵押债券。

  在外资银行积极铺设未来人民币债券发行工作的同时,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外资银行的积极发债主要为打开中国业务切入口,为今后的投行业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拓展较为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较好支持银行中长期贷款。

  转过来,就是中国好机会

  外资银行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发现了新的发展机会。

  在华外资银行有些在其本国因金融危机陷入重重困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中国“跑马圈地”的热情。

  “与中资银行相比,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里,外资银行更具竞争力。”普华永道调查报告里说。今年,当普华永道的调查员分赴41家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进行调查时,几乎所有外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高级主管和分行行长都在说,中国大陆的利率市场化,被他们视为发展的利好因素。

  2012年6月8日,央行年内首次降息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很快,不少外资银行紧随其动,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将一年期及以下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上限。在本币存款之外,最近几个月,多家外资法人银行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外币存款的利率优惠。花旗银行370天美元定存的最高利率已经由6月的3.5%,降至2.8%。

  “外资银行在运作国际业务上是老手,利率市场化之后他们对风险定价的能力,比中资银行强。”徐洪才对《小康》说。有外资银行高层也认为,在本轮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下,中国的银行所承受的息差打击将会大于外资银行。

  不过《普华永道报告》也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分阶段实现的过程,中资大型银行有可能凭借自身的规模,来抵消外资银行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措施。

  然而从市场层面看,外资银行还有优势,它们入华之初,就将业务定位在中高端人群,由于内地的高净值人士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业务定位精准的市场潜在优势,将逐步明显,外资银行更为重视零售和财富管理机会方面进一步发力。

  一个数据支撑是,渣打集团《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在大陆地区的零售业务上,渣打集团高净值客户的数量增长了31%。

  而另一家外资银行巨头花旗银行也有相似动作,2012年7月14日,该行在上海宣布推出“私人客户业务”,为银行资产8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提供贴身财富管理服务。

  “与中资银行相比,高净值客户不满足于银行的存贷利率,他们更看重能得到专业的资产组合的理财方案,遗憾的是,中资银行很多基层客户经理和理财顾问,往往没有这样的素质。”徐洪才分析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普华永道报告》提到,2009年大部分外资银行将中资银行视为最强劲可畏的对手。而2011年情况发生变化,在市场争夺战中,外资银行除了继续将中资银行作为对手外,他们彼此之间也更加发力角逐。普华永道认为,这表明经济刺激计划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巨大优势有所弱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外资银行虽然不会每年100%的增长,外资银行对他们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梁国威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