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好糊弄
包括望靖东在内,董明珠的下属都怕她。“所谓怕,一方面是对她很敬畏,另一方面,因为她的要求很严格,你达不到她的要求,心里就有压力。”
“可能我的原则性太强了。”董明珠“自我检讨”说,“我有一个毛病,他们想讲什么事,我一看基本都知道。”
“她的洞察力和观察力非常强,和你聊几句,就能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董明珠原来的秘书何滔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他们都怕她,她知道。“每次他们来办公室找我之前,都要做好功课。做好了功课,敲我办公室的门之前,还要喘口气,常常紧张得还没讲完就走了。你不能听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要判断。”董明珠很不好糊弄,她最讨厌撒谎的人,“一个人只要说谎,他就可以做一个不忠诚于企业的人,在小事上说谎的人,在承担大事的时候也会。你可以不做,但不能对我说谎。”
她说,她唯一要做的是把干部队伍带好。“我的责任是为那些想做事业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创造一个好的平台和环境,最起码给努力工作的人公平公正的机会。在格力的环境里,我们不容许偷鸡摸狗、弄虚作假的人存在。”
她认为,领导者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因为不公平的政策,一定会带来不公平的结果。那些很会在你面前表现的人得到提拔,那些很卖力工作却没到你面前表现的人得不到公正对待,这样的环境很糟糕,对企业是巨大的伤害。不公平、不公正的环境和人才机制,只能培养又奸又猾的人。“为什么我要提这12字方针,就是为了渗透这种公平公正的文化。”
董明珠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观音要考验三只猴子,中间摆了水果,三只猴子都想去拿,但一拿就被大雨淋。雨停了,又去拿,又被淋。雨又停了,但只有一只猴子敢再去拿了,另外两只猴子于是都打它,不让它去拿。这时候,来了一只新猴子,它看到老的猴子都不拿,它于是也不拿。
“这就是文化。”董明珠很受启发,决定加快速度,从制度上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传承下去。
“我随时准备退休”
2008年,曾有媒体这么问董明珠:你可以一个人来面对格力、领导格力吗?当时她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突然,因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4年后,她终于一个人领导格力了。
她没有私心,也不会蛮干
同一个问题,格力集团副董事长鲁君驷如是回答:董明珠已经完全具备驾驭全局的能力。在鲁君驷看来,董明珠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企业家:有很执着的敬业精神,舍弃了一切奉献企业,对企业没有私心,拥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过往的业绩很显赫。
董明珠多年的朋友、珠海威丝曼服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谢惠刁对此亦深信不疑。“这么多年的交往,可以判断这个人很廉洁,她没有亲人在格力,也很少朋友。”谢惠刁感慨,董明珠为格力付出了太多,“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格力。她已经这么成功了,还经常出差,一有时间就去看市场。”在董明珠的极力推销下,谢惠刁旗下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楼盘二期全用了格力空调。
董明珠几乎没什么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鲁君驷坦言,很难找到一个像她这么投入的人了。
在董明珠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幅字:“献身企业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杰”。这是朱江洪在2005年送给董明珠的生日贺礼。
“朱董”配的默契一直为业界称道。朱江洪扮演的角色始终温和、包容;董明珠扮演的角色多数时候咄咄逼人、强势霸道。两人性格上互为补充,配合默契。有同行说,遇到董明珠是朱江洪的福气,遇到朱江洪是董明珠的运气。有竞争对手说,两人要是吵架或者有一个生病或退休就好了。
如今,有一个人真的退休了,调和的那个角色没有了。
董明珠说,她时刻有一种紧迫感,因为责任重大。“不当董事长的时候,从法律上说,很多事情不需要直接去面对,但现在我必须要直接去面对了。”
有人担心,没有了朱江洪的缓冲,董明珠强势的性格能否妥善处理与珠海国资委的关系?在望靖东看来,董明珠处理事情是很讲策略和艺术的。多年以来,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还是企业外部销售团队的管理,如果不讲究策略和方法,不可能管理好。这么多的专卖店,她能把原来的一盘散沙捏成一个管理体系,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策略,光靠强势是不可能实现的。“她非常智慧,强势只是体现她在原则面前不让步的那一面。”
董明珠甚至不认为这会成为问题。“市场决定了企业的胜负,而不是国资委。心要用在产品上去,不要顾忌自己的乌纱帽。至于妥协,非原则性的没必要计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大多数时候,她都敢于并且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她强势,但公正,没有私心。“她的强势有她的道理,这么大的企业需要决策果断、一锤定音的人,也需要有人敢于承担责任。”望靖东说。
找接班人难
在格力,董明珠的无私和公正赢得了持久的权威和拥戴。在她的下属中,她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是群众对于领袖天然的膜拜。他们敬畏她、支持她、追随她。
“我们很怕她,但我们还是那么崇拜她。”一位员工说,见到董明珠一次,能激动一个月。“她在电梯里和我说了一句话,我好兴奋啊,太兴奋了!”
年轻的格力电器工业设计中心部长吴欢龙说,“经常有人打电话给我们,问想不想去别的单位。但我们从没有离开的想法,去其他单位是一种耻辱。”
董明珠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此次换届,她曾有退休的准备。“当然,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年龄没有限制,但我也随时做好退休的准备。”
上任的第一天起,董明珠开始有意识地按自己的标准,从奉献精神和挑战精神两个方面培养接班人,希望接班人不存私心,但她知道,这太难了。“有些人现在看起来可能很好,但掌权之后也许就不一样了。”
董明珠在第二本自传《行棋无悔》中专门设了一章“风雨同舟”,里面写道:“我希望有一天能超过朱总,我相信他也希望我能超过他;但我还相信,朱总希望自己永远站得比我高,就像他现在是董事长我是总经理一样……”
如今,董明珠已经是董事长了。她所期待的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对话董明珠:有思想的女人是美丽的
能做1000亿就能做2000亿
《中国经济周刊》:上任之后,角色转变,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董明珠:我从来不会觉得压力。朱总没退之前我们的角色分配就不是很清晰。现在的事情还是这么多,只是以前对技术部门的关注不会那么多,提提要求就可以,但现在光提要求不行了。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初,格力提出了2015年实现2000个亿的销售目标,光做空调能做到2000个亿吗?
董明珠:能做1000亿就有能力做2000亿。我们在家用空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40%了,想再提升就很难了。现在我们把它扩大到制冷行业,那是一个大行业,市场非常广泛。要实现2000亿,中央空调肯定是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央空调增长的速度要强化。
《中国经济周刊》:未来20年,格力会有什么不同?
董明珠:前20年是营销给格力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后20年应该是科技。前20年奠定的基础,使我们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技发展中去。作为一个领航的企业,它一定要在技术领域有突破性和创造性,你的产品要能给别人带来一种新的感受,甚至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企业,格力没有理由不具有这样的创新能力。
领导者必须没有私心
《中国经济周刊》:将一生奉献给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最终并不属于自己,这会否感觉不平衡?
董明珠:为什么一定要是自己的企业,那些企业老板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和我是一样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想清楚,我最希望的是企业能够传承下去。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不要有私心,要公私分明。作为领导者你必须这样,没有私心地去做事情,否则这个企业搞不好的。如果企业家都能放弃自我,中国有多少优秀的企业可以成长起来?过去董存瑞炸碉堡,是放弃自我,所以永存不朽。现在不需要炸碉堡,只是不要去谋小利,这样,你的员工会记住你,股东也会感激你。但现在的问题是,人一旦有了权力就容易变成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