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前10个月中,长城汽车销量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10月,长城汽车销售5.77万辆,同比增37%,1~10月共销售49.29万辆,同比增28.8%.凭借着这样的成绩,长城顺利跻身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其中哈弗SUV打败途观和本田CRV,成为SUV品牌销量冠军。
从前三季度的财报看,销售额增长了37.8%;利润增长了47.7%;总资产达392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18.3%.无论是在不温不火的车市,还是在全线低迷的股市的表现都足以让长城成为焦点。
美国《巴伦周刊》“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国品牌”和美国《环球金融》“2012中国企业之星最佳企业”的评选中,长城汽车都以唯一汽车企业的身份入围。在Interbrand新近发布的“2012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再次出现了“长城汽车”,长城的入选理由是“汽车市场进入个位数的微增长时代,本土品牌首当其冲遭殃,但今年长城汽车品牌价值依然逆势增长了5%,对SUV的专注和专业令其成为火爆的SUV市场的最大赢家。”
选择SUV是长城成功的起点,专注SUV是长城拼杀汽车界的王牌。
边路突破
在长城汽车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的抉择,作为长城汽车掌门人的魏建军根据自己的判断,为长城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品牌成长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魏建军承包了濒临破产的保定市长城汽车工业公司,带领60多名员工开始了他的汽车事业。在那个年代,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太多细分的专业车型,改装车型的市场需求迫切。当时的保定是一个汽车改装业的聚集地,长城只是其中之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就改装生产什么样的车,冷藏车、保温车、甚至于连结婚时使用的老爷车,长城都做过。魏建军对市场的积极态度和敏锐判断使长城迅速扭亏为盈。
在5年的改装车生产过程中,魏建军几乎天天和汽车专家、技师在一起,拆解各种类型的汽车,研究汽车内部技术构造,实践将他磨砺成了一位技术专家。他不再满足于汽车改装生产,他想造长城自己的车。
长城要造车,造什么车?这是长城面临的第一次重要抉择。轿车?农用车?如果选择轿车,无疑长城将在自主品牌中抢得先机,但不可回避的是与成熟的外资巨头展开正面拼杀。如果选择农用车,虽然当时市场空间广阔,但那不能代表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魏建军力排众议,选择了皮卡。一方面,当时中国汽车市场对于乘用车的生产和购买使用都要车辆控制办公室的严格审批,长城要想获得轿车的生产资质不那么容易,而被定义为商用车的皮卡却不需要“指标”;另一方面,从市场考察的情况看,皮卡兼具乘用车的舒适性和货车的实用性,在国外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很受小企业主的欢迎。当时正值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蓬勃兴起之时,皮卡在未来一定很有市场。
多年货车改装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长城皮卡顺利实现量产,并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魏建军锁定既定目标市场,长城皮卡在珠三角地区销售火爆,抢占了国产皮卡60%的市场份额,知名度甚至超过了桑塔纳。1998年,长城皮卡出口中东,中国制造的汽车首次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皮卡的小众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长城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机会,SUV成了魏建军的新目标。20世纪90年代末SUV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当时国内市场上的SUV均价在三四十万元,于是长城汽车决定进军经济型SUV领域。
利用自己在皮卡上积累的经验,用皮卡底盘改造成SUV,2002年4月中国第一辆经济型SUV——赛弗下线,5月28日,长城汽车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宣布赛弗正式上市。为了打开销路,长城决定将赛弗首先推向首都北京,“8万余元,十足动感”的广告语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一时间长城赛弗风靡京城,北京的经销商赛弗的日销量达到了80台,甚至出现了排队买赛弗的现象。赛弗上市一年创造了38000多辆的销售业绩,随后赛弗走入了广州、来到了杭州,成为享誉中国的一款汽车,长城再次抢占了SUV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
赛弗诞生后,很多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家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和高利润,纷纷进入。同时,一些合资企业也开始纷纷降低SUV的价格,引起了一阵降价热潮。这被业界称为“赛弗现象”。为了巩固先发优势,长城在经济型SUV领域内再次细分,将赛骏定义为城市型SUV,赛影定义为商用型SUV,赛弗定义为运动型SUV,在细分市场的再次细分狙击竞争对手。
以皮卡和SUV为切入点,长城汽车两次边路突围,占据了皮卡和SUV两个品类市场第一,为长城汽车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