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实施财务成本管理职能
发挥财务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优势,需要健全成本费用管理机制,充分实施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职能。
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发挥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利用自身拥有的大量价值信息,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寻找适合企业商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从产品的设计、论证抓起,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产品功能无效,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的源头,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拓展成本考核范围,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既要考核产品的控制性成本,又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责任成本;不仅要考核产品的售前成本,还要考核产品售后的后续成本;既要考核产品的有形成本,又要单独考核产品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无形成本。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成本控制。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的绩效,实行成本否决,在全员和全过程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
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充分挖掘财会人才资源,在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中实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企业财会人员既要精通财会专业知识,更要谙熟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抛弃呆板陈旧的管理方式,跳出就财务管理财务的框框,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和信息优势,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以较高的人员素质保证实现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
结合企业经营特点,根据国家新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各领域,同时要敢抓制度的执行,惟有如此,才能在企业管理中行而有据,管而有力。
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实行统筹企业资源计划,全面整合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根据日常收集整理的财务信息,把握并反映企业经济动态,实现财务管理由算账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作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抓住了财务管理这个“牛鼻子”,企业管理就井井有条,企业就能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