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根源出在上述的几个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解决方案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1. 选择合适的人作为服务人员
这技术方面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这个可以量化,可是,这服务就没这么简单了,服务是什么?是态度,是语言,是为客户想得更多,服务是软性指标,很难量化的。
作为员工所要具备的服务意识,其根本是要形成服务客户的习惯,在面对客户时,可以做到习惯性的表达出合适的态度和语言。但是,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在促使成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习惯,这句话说说简单,但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的培养和培训是下不来的,那从企业老板的角度来说,这个培训和培养的时间成本也太高了。这里有个办法,可以考虑直接招聘一些具备这种良好服务意识作为基础的员工,例如酒店工作人员,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标杆就是酒店业,酒店一再强调的就是服务二字,从员工进入酒店工作那天起,就一直被强调这个服务的意识,几年下来,酒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已经较为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习惯的意识和行为,具备这种服务意识基础的员工进入企业后,其改造成本很低,对服务理念的接受度高,执行起来也顺畅的多。
2. 支付相关的专项服务费用
额外给予经济支持,不要把服务与本职工作捆绑在一起,服务需要员工调动感情,这调动感情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付出,作为老板,得考虑下给员工的这种付出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回报,例如设立优质服务专项津贴,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员工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是应该的。作为员工来说,既然额外有这个专项的服务津贴,那么,收钱就办事,在服务态度和意识上,自然也就有所注意和体现。
3. 首先给员工做好服务工作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客户,要想让员工服务好客户,老板就得首先服务好员工,从生活的角度,从感情的角度,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得有所体现这个服务意识,员工自己亲身感受到服务,才能更加深刻的领会到什么是服务,服务能够带来什么。
4.别急着做服务广告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少做些声称服务工作多么多么优秀的广告,不然的话的,广告中所宣扬的服务状况与现实中服务状况一旦存在偏差,反而会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不信任甚至是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