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如何才能名声显于世呢?”孔子答:“你说呢?”孔子说学说:“那应该是‘在家必闻,在邦必闻’了吧。”孔子说:“是的,那只能算‘闻’了,而不算‘达’。夫达者,质直而好礼,主忠信,在家必达,在邦必达。”
一个人有钱有势了,如果不与人分享,不与周围的人分享,不与国家分担,那只能算“闻”,而不是达了。
富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富而无骄。第二个层次,叫富而好礼。富而无骄,只是不做坏事,自己得到了财富,自己在家里独享受,虽然不做坏事,但也不是人性修养的境界,不算贤者。最可贵的是富而好礼。定而好礼的,算得上企业家,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社会发生危亡时,激流勇进,成为国家栋梁与中流砥柱;才能在周围的人有难时,懂得去帮助别人,帮一个,算一下,救一个算一个。
所以,富而无骄,至多算是一个“闻”人,一个中国商人;而富而好礼,一定是一个贤者,“达”人,一个中国企业家。
我在温州呆着近十年,也算是半个温州人了,接触的温州做企业的人很多。但对我印象或影响很大的有两个:一个是乐清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一个是浙江博龙生态科技董事长木金林。
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由于当时我层级比较低,与他直接沟通的时机很少。但我却在这位他自称是“打铁匠”出身的温州企业家身上看到他的对事业的执着,对事业的勤敏及对人生的种种修身养性的感悟。
浙江博龙生态科技董事长木金林,我更看到的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精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一家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宾临倒闭的时候,这位温州企业家没有气馁,巨负债与家庭、朋友信义,三重压力下,毅然执着地坚守着他心中的事业与理想,如同千年前西去取经的玄藏西行,义无反顾。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孔子和其弟子周游列国被困于绝地时的故事。
有一年,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被当地人围困数日,大家都饿得站不起来,同学们脸色越来越难看,甚至有些不满之意。这时,好像是孔子的学生子贡走进孔子的帐房,问:“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什么意思呢?穷,不是没钱,而是穷困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一个君子也无路可走的时候吗?不然为什么我们虽然怀着大道义之心,却仍然困在这里,没路可走呢?”孔子说:“是呀,做一个君子本来就可能没路可走的。但作为一个君子面对没路可走,就会坚守本位与信义,而小人没路可走,就会什么都会干得出来。”
中国企业家是一群有责任的人,是富而好礼,他们更类似有儒者风范的侠士,“邦有道,则矢;邦无道,则矢”;而中国商人不能说他没有责任感,但他们更像有儒者风范的隐士,“邦有道,则矢;邦无道,则可卷可怀之”。
一个中国企业家一定是不回避大众问题与责任的人;而一个商人,却面对大众问题,不是去解决它,相反,出了问题,总是权衡,把责任归咎于下属,而不是自己去承担。后一种人,我在北京工作时,就遇到这样的人。他对钱看得过重,虽然他精于算讲,积聚了很大的一笔财富,但却由于没有具体“中国企业家”恭、宽、信、敏、惠的企业家品格,所以最终只能自己“偷着乐”,而得不到众人的人心,走一个,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