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从乘公共汽车看中小企业的劣根性

来源: 未知   2013-09-17 10:55:36   查看:  次

从乘公共汽车看中小企业的劣根性[/page]

  我做销售多年,自然是不能脱离市场,长年奔波于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乘坐公共汽车就像家常便饭,后来,主管全面工作,调研和终端走访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坐公共汽车穿梭于城市之中,久坐之时,不免也有了很多感慨。
 

  年初,有一个南方报刊的编辑与我约稿,想请我谈一谈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劣根性问题,不知怎么的,我就想到了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通过乘坐公共汽车人的不同行为,就仿佛了解到民营企业的侧面像,颇有意思。外行看戏,内行看史,各有各的内心,对待别人总是指指点点,只是我们都只生于其中,浑然不知,每日的依旧忙忙碌碌。今日忙里偷闲,发于网上以飨各位同仁。
 

  现象一

 

  有的人不知怎么搞了,总是喜欢上车才掏钱,一个人堵在车门口,掏了半天还掏不出来。在车下站了这么长时间,钱都不掏出来,一上车就忙得什么似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有甚者,在车门口搞了半天掏不出零钱,把整个包内的东西都一一摆出,让司机干瞅着,让后面上车的人上下两难。
 

  这个现象就好像是不少“冲动型”的民营企业,在还不知道自己决定要做什么的时候,就抢先把公司注册下来,招兵买马,或是还不知道投资的项目怎么样,代理的产品是否过硬的情况下,就呼啦的开始媒体炒作和市场推广。
 

  结果:上公汽时,这种上车才瞎忙活的人可能直接堵塞在车门口就遭到别人的骂或是在摆弄他的那几个包内物件时,小偷乘虚而入,自然是得不偿失。同样,有着这种“先上车,后买票”心态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的残酷事实下,经营马上就会陷入进退两难,资金不是预想的那样到位,原先看好的项目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定时上工,或是本来信誓旦旦的人际关系一查原来不过是隔壁二哥的戏言,好端端的项目和产品夭折于“腹中”,成立的企业轻则资金受损,重则刚刚开业就内讧又生,“熄火”之日只在今朝。
 

  现象二
 

  上公汽时,本来就是要准备零钱,但还些人上车是不准备零钱的,即使是车站附近有卖报的或是超市存在,他上车后还是拿着大钞在车门口晃了晃问司机怎么办?司机能说怎么办?投入票箱,自己收呗!于是,又有令人有意思的现象,持大钞者,在车门口吆喝着不断的找上车者收零钱。
 

  在商界也有这个的事,企业做事没有公德心,总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困境夸大其词到处诉说,都是天时不好,地利不行,人和不公,税收能不能少点?买材料能不能再便宜点?对自己员工也是一样,常常是显得那么悲壮:“希望大家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共同努力,这一批产品销售出去马上就发工资云云”。
 

  结果:持大钞者一路乘车忙得很,还过了一回“售票员”的瘾,每到一站,率先吆喝,先把钱给我!在上下车的人流中忙得不亦乐乎。在商界,相似这类的企业则是“居安一隅”,在经营中,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还总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表面看起来是神气十足,其实总在表现在偷税漏税,猴子掰玉米似的代理产品无数,却没有一个产品能被消费者叫得上名字的。
 

  现象三
 

  有的人像是急性子,车刚进站就跃跃欲试,上车时拼命的往前挤为了抢座位,动作之大恨不能连司机的位子都要,辛辛苦苦抢到座位,坐不到两站,就要下车了,又一路呐喊般的费神费力的从人群中拼出来下车,行为奇异,令人不解。
 

  反观,有些企业的行为就是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让,对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反正自己是不能吃亏,甚至为了某些优惠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给人感觉是热闹得不得了。
 

  结果:乘车者费力不讨好,挤进挤出,明明两站路的时间,却还要劳神费力,座位都没有捂热,就要下车了,或是衣服被扯,或是鞋子被踩,何苦哉?此类的企业好算计,名声在外,凡事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在市场上随时投机,号称年产值大于多少多少,结果是发不出工资,留不住员工,一点机遇左手抓在手里,右手就放了。
 

  现象四
 

  有的乘客是上车了之后就好象回到了自己家一样,脱鞋者,解衣者,一个人占两个人座位者大有人在,在热天,甚至于光着膀子上车,一双赤脚肆无忌惮的翘在椅子上,至于吸烟者,随地吐痰者、大声吆喝者不在少数。
 

  在经营中其实也有不少类似的企业,企业总认为,我生存就是为了赢利,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啊,我行我素,企业就是给人一种匪气,如采用欺骗手法的吹嘘产品功效,或是高价出售本来就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或是干脆一锤子买卖,捞一票再另起炉灶。
 

  结果:光膀子者,不顾自己形象者是自我感觉“良好”,看似潇洒,其实遭同车人白眼和鄙视,只为满足一点点虚荣心,总会有苦头吃的。同样,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注定是做不大的,商道即人道,俗话说,搭伙求财,这种小伎俩只能骗一下顾客,骗不了同行。再说,顾客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曝光,企业就如过街的老鼠,顾客声讨,同行划清界线,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