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困惑、焦虑、失眠、疲惫不堪?
一览众山小,也高处不胜寒。
这就是民营企业家们的境况。
功成名就之后,企业家们正在遭遇格局困境。
“做了11年企业,一直是盈利,去年(2006年)突然亏了,跨国收购后原来预计18个月扭亏也没有实现,面对员工、投资人、同行、政府,感到很是内疚惭愧,自己的情绪甚至一度有点失控。”
这是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一段表白。
在每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能找出一个或几个“生死一线间”的危局与逆境来。中国很多的民营企业家是从草根成长起来的,由于受到很多自身条件的限制,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对外,会面对战略、战术上的问题;对内,会面临合理的治理结构、流程、制度以及授权管理等一切问题的困扰。
每一个企业家都是孤独的思想者。当企业陷入逆境或者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每个企业家都会反复拷问自己“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错了”。不停地反思、自责让企业家们越来越疲惫,陷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困境。
关心则乱。员工、同事、投资人、朋友、家人,越是与企业家密切相关的人,越是不能正确地审视问题,越是不能提出肯挈的意见。
事实上,企业家们缺少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缺少一种平等磋商的机制。而领军董事会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领军董事会是基于中国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由《新领军》引入全球领先的CEO发展理念和模式,以“信任、关怀、挑战、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由12位来自非竞争领域的企业CEO(董事长、总裁、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等)组建的一个相互信任的私人董事小组,就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同组CEO们进行探讨,同组成员在互相关怀的前提下,对其决策进行挑战,帮助其更好地成长。
让企业家成为企业家的“幕僚”
中国针对高端的相关培训,以及类似的CEO俱乐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无论是商学院还是总裁班,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
首先,企业家肩负整个公司的命运,隐私安全意识强,很担心会泄露公司信息;这也导致他们很难形成深入交流。商学院或者是总裁班的人数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很难确保学员们所探讨的一切—尤其是一些涉及商业机密的问题,不被泄漏出去。
其次,商学院的教育平台上,课堂上学的更多的是知识、理论和别人的案例。如果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脑子里只会留下一些管理知识的碎片。
还有一个问题:人脉关系似乎是部分企业家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很多人参加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几个“重量级的朋友”。问题是,有几个人真正愿意伸出援手,无私、无偿地去帮助缺乏了解的泛泛之交。
而领军董事会则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上述弊端。从制度上看,领军董事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比如,会通过分组的形式,把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分到不同的小组去;还会要求学员签署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