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成传统PC行业步步惊心
神舟电脑IPO文件显示,神舟电脑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昆山笔记本电脑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IT行业资深人士曲敬东在微博中表示:“不知道神舟电脑扩大产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卖到哪里,它将是下一个汉王科技。(它能)通过证监会审核令人惊讶,投资人和股民要小心。”
神舟电脑属于传统PC行业,其技术含量、发展水平都已进入瓶颈期,而且PC行业非常成熟,大部分利润被上游厂商或配件商获取,神舟电脑等PC品牌厂商只能获取低微组装和品牌收益。
市场分析公司IDC和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PC销量为8750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这一数据在中国市场稍好,据IDC预计,2012年中国整体PC市场出货量将达到8030.7万台,和2011年度比较增长率将达到9.4%。即使是面对9.4%的增长率,神舟电脑也要面对诸如联想、惠普和戴尔等巨头竞争。
据市场研究公司IHSiSuppli预测,2012年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市占率将达36%,出货量将达到2990万台,其次是宏基11%、戴尔8%、惠普6%,华硕份额约为6%。接下来的三个品牌都是国内品牌:同方、海尔与神舟。神舟电脑在行业中处于第二集团,市场排名位居联想等多个企业之后。因此,行业发展周期与市场空间都在证明传统PC行业并不具备高成长的条件,这也有悖创业板公司要有高成长的精神。
李易表示,“全球PC行业在走下坡路,甚至可以算是夕阳产业。神舟电脑与创业板‘两高六新’的标准是相违背的。”
同时,面对众多同行,神舟电脑的模式已经明显落后。国际PC巨头戴尔、惠普已经明确不再把PC作为主业来经营,联想也已经提出PC+计划,包括宏基等中国台湾厂商都已经转型到移动互联产业。神舟电脑此时还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PC产能,明显与行业大趋势不同。
李易甚至认为,如果死守PC业务,将对企业的未来十分不利,“神舟电脑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实现业务上的转型”,甚至可以“放弃PC业务”。
有网友在谈到神舟电脑上市首发价格时认为,按照目前创业板电子信息行业34倍的市盈率计算,神舟电脑的发行价约为13.9元/股。神舟电脑招股书显示,公司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总额20%,并且任何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如果按照这个分红比例计算,投资需要167年才能收回成本。
而神舟电脑的50倍市盈率更成了业界的一个笑话,因为惠普的市盈率才7倍,苹果才14倍。很多网民认为,神舟电脑IPO就是要圈钱。
董事长一股独大存隐忧
神舟电脑在业界被喻为“价格屠夫”,其董事长吴海军也常常语出惊人。此次神舟电脑从通过上市审批到排队上市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但坊间已在盛传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有望力压“IT教父”柳传志,成为国内电脑界新首富。
招股书显示,吴海军在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前,直接持有发行人4.33%的股权,并通过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新天下集团、至美佳域)间接控制发行人87.68%的股权,合计持股92.01%,是神舟电脑的实际控制人。而在本次发行后,吴海军及其控制的股权仍然达到82.81%,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2011年神舟电脑每股收益为0.41元,如以创业板电子信息行业约34倍的市盈率计,神舟电脑的发行价约为每股13.9元,上市后,其账面财富将超90亿元。而柳传志持有联想控股的账面财富为40亿元,吴海军的财富有望达到柳传志的2倍,从而成为中国电脑领域的第一富豪。
一股独大,也是神舟电脑被诟病的一大原因。在去年IPO被否之后,有业内人士直指神舟电脑的股权结构不尽合理。正因为此,神舟电脑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承认,“由于绝对控股,作为神州电脑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利用其控股股东和主要决策者的地位,对重大资本支出、关联交易、人事任免、神舟电脑战略等重大事项施加影响”。
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另一种担忧。近年来,创业板一次又一次沦为企业家敛财的工具,企业上市后,高管借机减持套现愈发频繁,太多股民卷入其中成为牺牲品。汉王科技已是前车之鉴。
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董先生表示:“以神舟电脑的业绩和口碑,根本就不具备想象空间,上市当天很可能就会跌破发行价,这样的股票,我们不会碰。”
很多投资者希望吴海军拿出更有发展性的战略方案,如果不能尽快重视起消费者与股民的质疑,那么不仅破发无可避免,就连未来的股价恐怕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如果神州电脑上市真的只是为了圈钱,后期的战略未予以有效的调整,吴海军的国内电脑行业“第一富豪”恐怕将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