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变化
政策的延续
中国的发行审核制度为核准制。核准制下证监会关心的主要核心问题有以下三点:合规性审核、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实质性判断。
合规性审核:主要包括主体资格、独立性、财务与会计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强制性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充分地披露信息;实质性判断:对公司发展前景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在核准制下,企业共有三次跟证监会的沟通机会(表1)。
企业在前两次沟通中应认真解决证监会给出的反馈意见,避免出现“带问题上会”的情况。同时在最后一次沟通中做好上会聆讯的准备工作,企业高管尤其是董事长要熟读招股说明书及其他申报材料,避免聆讯时回答内容与申报材料不符,前后矛盾,聆讯时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既要避免过度紧张,照本宣科,也要避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
政策的变化
2012年发审政策变化最大的是预披露政策的改革,证监会将IPO招股书申报稿预披露时间从之前的发审委会议召开5天前提至反馈意见落实后、初审会之前,调整后的预披露时间在发审会前1个月左右。
此政策对招股书作假的杀伤比较大。因此企业面对新政时需要与中介机构一起严格把关招股书的内容,防止因信披时间的延长而导致过会风险的增加。
被否原因
截至2012年6月30日,证监会共公布了27家上会企业被否原因的说明公告。作为官方权威解释,其典型性与代表性不容忽视。前瞻投资顾问综合分析认为,企业过会失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硬伤一: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在官方公布的27家典型公司被否原因中,“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堪称“头号杀手”,占了13家之多,占统计案例的48.15%。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业前景黯淡
比如,上半年集体失语的光伏行业在IPO方面连遭重挫,先导稀材、上机数控、思可达、英杰电气四家公司先后被否。除了自身存在的各种经营问题外,行业前景不明朗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光伏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6成销往欧洲。但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陷入寒冬。
此外,江苏海四达主营业务是镍镉电池,然而镍镉电池的发展受环保的制约和新型电池取代的威胁,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毛利率低于同行
比如,广东通宇通讯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毛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射频器件为例,同行毛利率均在20%-30%之间,而通宇通讯的射频器件毛利仅为13.80%。
库存过高VS变现能力过低
比如,截至2011年12月31日,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存货总额为38.71亿,占总资产的56.94%。公司存货数量在2009-201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37%,与之对应的账面金额则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50.21%、44.41%、56.82%,其库存压力明显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存货高企的同时,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仅0.77,即公司货物460多天才周转一次,销售变现能力太差,持续盈利能力让人很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