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计算方式并不准确。由于分众传媒在中国独特的商业模式,美国市场并不存在可比公司,传媒类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也不能准确地用于估值计算,所以每股43.5美元的估值并不合理。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邀约方给出的价格确实和市场预期存在差距,早前部分评级机构均给出了分众传媒较高的目标股价,其中ValuEngine给予分众传媒每股32美元的目标价格,德银给予每股37.39美元,大摩给予每股49.10美元,T.H.Capital给予每股50美元。
有分析师认为,如果多数中小股东对邀约方价格不满,分众传媒董事会通过私有化邀约将面临一定压力。i美股分析师李妍认为,目前邀约方邀约价格溢价较低,可能会在未来提高价格。她认为,通过提高私有化价格,容易让中小股东获得“胜利”感,以便于私有化邀约得到通过。
近期,有消息称,因质疑邀约方报价过低,涉嫌没有为大股东争取利益、违反董事会信托义务,已有中美律师对分众展开调查,同时也在征集投资人准备发起集体诉讼。
“目前,我们正和美国律师事务所合作征集中国投资人,”曾多次代理中国股民参与美国证券诉讼的北京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郝俊波向外界透露,“据我们了解,目前分众传媒准备接受的这个报价很可能并非邀约报价中最高的。所以中美律师正在对该公司董事会是否因没有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而违反信托责任,以及是否具有其他违法行为展开调查。”郝俊波强调,中国投资者如果不同意分众传媒准备接受的价格,可加入集体诉讼,要求赔偿。
“其实,按照一般的做法,当报价过低时,投资者完全可以选择不接受,而如果达到一定比例的投资者都选择拒绝,那最终公司将宣布私有化失败,整个过程应属于市场化行为,不会对簿公堂。所以此次是否律师掌握了分众违规行为就不得而知了。”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晓鸣这样表示。
多位投行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在私有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收购要约中的定价,定价是否合理公允,是达成最终收购协议的基础。而从分众现在的情况看,似乎各方很难就目前的价格达成一致。
据介绍,在已经成功的私有化案例中,盛大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较前一收盘日溢价24%、泰富电气溢价20%、康鹏化学溢价27%、环球教育溢价超过100%。相比之下,分众传媒提出的溢价15%,就显得缺乏诚意了。
事实上,调整报价在私有化交易进程中很常见,康鹏化学私有化退市时,其收购价从原先每股8美元上调至8.10美元;乐语中国、国人通信和经纬国际等公司在私有化进程中都调整过收购价格,当然也有因为定价分歧严重而导致私有化进程推进延缓,甚至中止的案例。
目前,外界的形势似乎对江南春很不利。目前,华尔街研究机构集体唱多分众,不少机构给出的目标股价都高于分众目前的股价。如果分众股价最终高出私有化价格,小股东一定会投出反对票。此前,盈科电讯的私有化退市,就是因为小股东的反对而失败。
据稽海荣介绍,按照流程,董事会在收到收购要约后,会成立独立委员会审议,再和股东沟通。参照盛大退市的时间表判断,估计也需要4个月时间,股东表决若2/3同意,则再过一两个月,即可完成退市。
目前,多数分析师判断,分众传媒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股价可能会继续上行。不管股价未来如何,对于江南春而言,目前急需寻找盟友,一方面是要确保在获得2/3股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筹备资金,以备未来提高收购价格时,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收购。
从目前的情况看,钱不是问题,方源资本、凯雷、中信资本、CDHInvestments、中国光大个个都是财大气粗,特别是和江南春联合发起邀约,已经表明这四家机构,已经和江南春结成了统一战线。而在股东支持方面,目前除了分众第二大股东复星的“有条件支持外”,尚未有分众股东对私有化表示支持。按照江南春目前持有分众17.9%股权,复星持股17.2%计算,两家总共持股为25.1%,离“2/3的股东通过”仍有不小的距离。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南春不但需要在最终的收购价格上深思熟虑,还必须寻求更多的股东支持,以顺利通过股东表决这道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