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登顶鏖战:海外厮杀 多兵种作战
中国养猪网讯:

在美国科幻大片《变形金刚》里,忽然不断闪现“Lenovo”电脑标识;在莫斯科红场,克林姆林宫旁,长达400米的巨幅“Lenovo”广告与金色余辉交相呼应。从那一刻开始,联想变得更酷,更有“国际范儿”。
传统印象正在被打破,正如联想国际化版图的扩张,早已不仅止于IBMPC蛇吞象式的手法。
2011年,从1.75亿美元收购日本NECPC业务,到2.31亿欧元收购德国Mdion,联想在PC规模化的路线上不断攻城略地。2012年8月1日,最新一个谜底揭晓:联想与EMC分别持股51%和49%,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以共同图谋服务器与存储市场。而此前,外界猜测的方向是联想将收购诺基亚或黑莓。
8月16日,联想集团公布的2012-1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在全球PC市场整体下滑之际,联想市场份额再创新高达到15%,把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从去年同期近6个百分点,缩小到0.7个百分点。也许是坐二望一的全球PC销量排名以及指日可待的登顶,让外界对于联想寄予了更高期望。在传统PC领域不断收购,在企业级市场与龙头结盟,以及与英特尔试水新型智能手机等一系列动作,也让与巨头共舞的联想,多了几分攻击性。
然而,诸如此类的变化,对联想既充满欣喜更兼具挑战。站在新坐标上重新审视自己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看到了另一种“威胁”。
“我们已经从暗处走向明处,将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复杂和艰辛”,杨元庆在2012年誓师大会上称,“一直以来,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因为没有什么知名度,规模也小,都是走在暗处,竞争对手容易忽视我们;现在,我们迅速成为全球第二,一下子暴露在聚光灯下,对手将用更加激进的方法竞争,会想方设法挖走我们的人才,不惜代价发动营销战略,想要战胜这些对手,我们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海外厮杀
2012年,一项新的重组计划出炉。
此前,联想将业务分为三大块——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和中国市场。4月2日重组计划生效之后,联想业务将分为四个区域:北美市场、中国市场、EMEA市场(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亚太-拉丁美洲市场。
与之对应的,宏碁前CEO兰奇(Gianfranco Lanci)从联想顾问转身成为新设立的EMEA区主管。
上一次联想的架构调整则要追溯到2009年3月。彼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市场,联想收缩在发达国家业务并通过重组重新专注中国“大本营”和其他新兴市场,也正是杨元庆取代阿梅里奥(Bill Amelio)重掌CEO之际。
这一次,在等待对手反扑的路上,联想似乎准备在国际战场提前“亮剑”。事实上,在欧洲PC老将兰奇加盟之后,定下第一个年度目标是成为整个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第三名,并突破1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