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
信托公司从事财富管理,不可避免的撞上许多同业,包括开始进军财富管理的券商,以及基金、银行尤其是私人银行的竞争。
尽管券商、基金来势汹汹,童恺依然对平安信托做财富管理有着充足信心。在他看来,平安信托的投资能力、渠道能力、产品设计能力都不落下风。有市场数据指,市场数据显示,国内高净值人群(指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群)超过百万。“相较之下平安信托服务的不过百分之一。”他说。
但童指出,相较于基金公司及券商,信托公司有自身的客户群、有强大的产品制造能力,经营范围有很大的弹性,能够跨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投资这些领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投资活动都可以在信托平台下完成。不过,银行在客户数量、美誉度、账户结算体系,以及所能使用的金融工具等诸多方面,都拥有优势。
得益于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的优势,平安信托得以弥补这一短板。在平安内部,平安信托定位于为平安集团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而深发展与平安银行整合后,从原来的信托第三方渠道,成为集团内部子公司,信托及银行间的合作和客户共享力量会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目前的财富管理市场上,截至二季度末,证券投资基金的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为2.65万亿,保险2011年年底受托资产规模约为6.01万亿,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超过百万亿。信托以二季度末的5.54万亿管理规模“坐三望二”。
在财富管理市场潜在巨大空间的背景下,“分蛋糕”者仍为多数。然而,童恺为平安信托提出更为清晰的目标,“力争5-10年成为客户数量及规模最大、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强的财富管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