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早已经把人类的五大需求说的透彻到底。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早就告诉了这个世界的另一个现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但,现实中,很多人将“竞争”的结果,简单的理解为:名与利。而把这一过程中,当事人的努力、勤奋、积极向上等因素全部忽略,这本身的公平性就值得商榷。当把“权力”置于企业管理的角度,你就会发现,“权力”其实就是企业各种激励的制度之一。
制度激励,可以包括薪酬,可以包括表扬,可以包括职位,可以包括股权,当然就应该包括“权力”了。就像我们先前提到的“权力是一种资源分配”,企业赋予某种权力给到你,其实也是在告诉你:请给公司更大的结果吧,不然,权力随时就会收回。
反过来,如果“权力”不能成为一家公司制度激励的一部分,这才是天理不容。凭什么让哪些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人,远离权力的核心?优秀员工作为企业的稀缺资源,当然也需要合理配置,表现之一就是赋予其更大的权力。
当然,任何时候,一个企业都应该包容那种得不到“权力”的失意者的失落,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情绪,只有企业给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就一定会有机会。
机会均等,结果从来不均等,这或许也是竞争的宿命之一吧。
关于权力的真相三:权力是一种责任机制。要想权力吗?请先准备好承担责任。否则,权力来的快,去的也快。除了那些非正当的竞争途径外,权力带给人的也包括“枷锁”:不逃跑、不逃避、不推脱,承担到底,负责到底。没有约束的权力是猛兽,没有责任的权力是寻租。
如果说前两个真相是权力的基础,那么最后一个真相则是权力有效性的保障。
在全球畅销的那本领导力一书中,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这五大领导力之源,都潜含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责任。无自我责任,权力就变成了贪欲;无团队责任,权力就变成了摆设;无职业责任,权力就成了为虎作伥。
所以,责任与监督,永远伴随着权力始终,也为权力的制度化应用提供了保障。之所以"权力"一词臭名昭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权者失去了责任与监督,没有这两条,权力果真就是万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