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众多企业面临成本上涨,业绩下滑、库存陡增、客流量减少、单店赢利能力下降、终端不动销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几乎每天都如履薄冰,任何一个营销策略上的失误,都可能将企业推入深渊。生存还是死亡,是每家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反思原有渠道模式
传统渠道VS现代渠道。在通路终端化的趋势之下,很多中小企业加大了在现代KA渠道的投入,这也难怪,一方面,作为现代渠道的代表,KA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KA作为品牌宣传的阵地,可以为通路招商提供品牌背书。
不过,KA本身也充满争议。且不说其各种费用令企业不堪重负,就连KA系统自身也面临着经营困境:2012年上半年,有着“中国沃尔玛”美誉的永辉超市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人人乐同期亏损5500万元~6500万元,同比跌幅超过3位数。
同样,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的销售业绩同样并不理想。这足以令曾将KA奉为圭臬,不惜代价进入其中的中小企业深刻反思。
实际上,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否进入KA需要仔细考量。一旦KA门店业绩不佳、结算不及时或关门,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占用大量的资金不说,前期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也构成一个不小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渠道格局,中小企业一味追求现代渠道显然是不明智的。实际上,中小企业需要在现代渠道和传统渠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曾几何时,KA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实际上,在中国市场,通路在短期内不可能被KA完全取而代之。相反,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之下,传统渠道的一些优势凸显出来,比如费用低、货物周转快、资金回笼快、后续服务成本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