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星巴克的“咖啡文化”

来源: 中人网   2013-01-04 15:27:22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很多中国人认为星巴克是“美国并不高级的饮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星巴克在故宫开店被认定一种“文化侵略”,侵蚀了中国传统文化。尽管时任星巴克全球总裁的吉姆当诺回应:“星巴克在故宫开分店,是抱着对紫禁城文化历史传统的尊重和高度敏感。”但在公众意识中,星巴克的文化格调与故宫的文化氛围依然格格不入。追寻一份文化历史感的观光客,看到星巴克的招牌会觉得非常突兀。

  无独有偶,前不久有新闻说星巴克入驻灵隐寺,媒体民众一片哗然,星巴克再次引发“文化入侵”之忧。星巴克,代表着美国典型的咖啡文化;灵隐寺,则承载着中国千年佛教文化。这两者毫不相容,公众无法接受。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乌龙事件,并非星巴克要真的进驻灵隐寺,而是在灵隐景区附近开店。周遭已经有了很多商家,再多这么一家又何妨?为何美国来的星巴克偏偏被斥责?

  有人认为,中国有很多文化古迹,其风雅、精致和宽博,可能与星巴克这类外国商店不相容,但不必以“侵略中国传统文化”视之。若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不堪一击,它也就没有什么可贵了。欧洲其他国家如法国等,几乎无一不是饮茶国。若谓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毫无疑问的,茶是中国饮食文化符号,我们的饮食文化已侵略到全世界了。“世界是平的”,人、物产、贸易、文化等流通会愈来愈快,一定会相互冲击、相互影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对于很多外来事物,或许亦应如是观。“茶与同情”也好,“咖啡与同情”也好,都先要有宽容和理解的心。

  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创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一个没有底蕴的浮躁的民族,也无法良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

  所以,不必对此事如此大惊小怪,做好自己最重要。

  不过,对于星巴克本身来说,也许应该接受在中国的教训,太过野心勃勃,就会适得其反。在发展商业的同时,能够兼顾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将两种不同文化有机结合,取得双赢局面才是最理想的。

  印度:传统文化的抵触

  在咖啡市场飞速增长的印度,星巴克几经周折。

  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差不多,自己的文化也非常保守,不愿意被别国同化,也不太接受外来文化。不过,新一代印度人很多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受过教育,他们比较能接受西方文化。也许老一代人还喜欢喝印度拉茶,新一代印度人却喜欢喝咖啡,认同美国文化的也不在少数。

  在美国著名的高科技重镇硅谷,有很多来自印度的工程师。一方面他们仍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穿本国的传统服装,过本国的节日。在硅谷,印度餐馆、印度超市遍地都是。有人说,在硅谷,中国人和印度人平分天下。我的一个印度同事,在科威特出生,在新加坡长大,后来又来到美国。她几乎一天都没在印度生活过,但是她的父母坚持教她印地语和印度文化。她的英文很好,但是在美国还过着印度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哪怕是不太熟知的一些节日。这种对本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让代表西方文化的餐饮进入印度,非常不容易。正如麦当劳[微博]在印度有素食汉堡,但没有牛肉,因为印度教把牛奉为神灵,不可以杀戮。

  早在2005年,星巴克与印度本土企业未来集团筹建了合资公司,准备将星巴克的连锁门店拓展到印度国内市场。不料,因为协议书一再出现问题而搁置。星巴克公开批评印度的监管充满官僚主义、完全缺乏透明度,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考虑进入印度市场。

  而随着中产阶层以及年轻消费群的崛起,印度每年的咖啡零售达1.5亿美元,并且以年均30%的扩容速度在增长。到了2007年,星巴克又想进印度市场了。他们借道印度本土的一个大型影院网络曲线试水,效果甚微。2010年岁末,星巴克宣布重启拓展印度市场计划。这时候,虽然印度的茶文化依然是“当道主流”,然而中产阶层、西方商务人士、年轻潮流一族已经悄然变化了,他们接受并喜爱咖啡文化,甚至等不及星巴克进来,在本土就有自己的咖啡馆了。此时进军印度正当时。

  2012年10月19日,星巴克在印度开了第一家分店。随后的10天里,孟买市中心一座古老的殖民地时期建筑外,等待进入星巴克的人们流着汗排着队,最多的时候有50人之多,而保安人员也严格执行着“一进一出”的政策。其中的一位印度年轻人说:“每个人都很兴奋,我们印度有自己的咖啡品牌,但是这家(星巴克)的宣传力度太大了。”星巴克这次会不会成功?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不过,假以时日,说不定星巴克咖啡会像在中国那样被广泛接受,只要他们不开进泰姬陵景区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