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华为们”如何拆除壁垒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2013-01-10 14:53:21   查看:  次

“华为们”如何拆除壁垒[/page]中国养猪网讯:

  2012年,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走得并不顺利。先是三一重工旗下的罗尔斯公司被强行终止了其在美国的风电项目,后有华为和中兴被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而遭到封杀;紧接着,美国商务部又裁定对中国输往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从直接在海外经营的中资企业,到国内的出口企业,可谓步步惊心。

  除了指责甚至痛斥美国企业从中作梗、美国政客的兴风作浪,中资企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其国际化战略中的观念和策略?毕竟,不能一概以阴谋论并之,陷入战术性博弈的境地之中。

  消除陌生感

  美国作家房龙在其名作《宽容》中曾经指出,“人类不宽容的根源,都是恐惧。”这一判断,对于理解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困境很有启发。事实上,最热衷于对中资企业挥舞贸易保护大棒的多是西方民主国家,如果这些国家的民众没有对于中资企业恐惧或敌视的基础,单凭政客们的“煽动”是很难奏效的。尽管Made in China已经行销世界,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认知仍极为不足。2008年,《华盛顿邮报》报道:一位记者在纽约街头进行了一次随机访谈,只有1/3的人能够说出三个以上中国人的名字,只有1/3的受访者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指出中国的位置。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企业,国外民众的了解更为缺乏。有人曾做过试验,让一批美国人辨识华为的英文名“Huawei”,几乎没有人能正确读出来;大部分人都将“Huawei”误读为“Hawaii(夏威夷)”。

  对陌生事物存有恐惧是人类的本性。对于来自陌生国度、由陌生企业生产的商品心存疑虑,也属人之常情。如果商品结构比较简单、质量较易检验,那么经过直接检验,西方民众依然可能很快接受。然而一旦中资企业销售的是高端、质量难以被直接检验的产品,就另当别论了。凑巧的是,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中资企业又确实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被怀疑:股权结构、企业文化……一切看起来和西方不同的企业特征都可能被曲解为某个阴谋的表现。

  要破解中资企业在国外市场面临的困境,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设法增进东道国民众对中国和中资企业的了解,消除他们潜在的偏见和恐惧。

  首先,应建立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制度 我国企业的很多制度,虽然在中国特有背景下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生命力,却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例如华为“由员工持股、由员工代表行使权力”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西方的角度看,如此模糊的公司治理框架就颇为值得怀疑。如果要进军国际市场,就不能像华为一样坚持自己的“个性”,而应当积极构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制度。

  其次,要建立和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意识形态的浸润下发展而来的,在西方势必遭遇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中国企业曾经流行过一股“向解放军学习”的热潮,也许这是适应中国企业需要的。不过如果将这样的企业文化用于国际竞争,则不可避免地造成东道国的疑虑——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解放军”一词的含义在中西方的差异十分巨大。

  再次,应当运用灵活的策略进行海外宣传 向海外介绍中国企业并非易事,如策略不当,随时可能被东道国误解为意识形态宣传或文化侵略而引起反感。因此,海外宣传的方式应当更多选择轻松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比如赞助体育赛事。事实上,在三星、联想进军美国市场时,都曾大力赞助过体育赛事。正是通过这些赛事,三星和联想成功地让美国公众认识了自己,从而为它们在美国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