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宁电器董事长 张近东
2012年,张近东不仅提出了“沃尔玛+亚马逊”的宏伟目标,践行着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理念,同时更是用实际行动颠覆了传统认知:商业可以用科技武装,科技也必定引领商业。
“苏宁始终坚持做自己,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说。虽然近几年在公众场合露面越来越少,但在他心中,苏宁无界:“我们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线上线下融合,人家说我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们就是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个标杆。”
张近东的梦想却如此宏大,苏宁正计划彻底转型—从线下家电连锁企业变身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包括家电、日化、百货等全品类产品的“沃尔玛+亚马逊”。到2020年,苏宁要成为万亿级企业,其中,电子商务销售3000亿,实体店销售3500亿。
2012年“两会”期间,张近东就放言,苏宁要做“沃尔玛+亚马逊”,今后不只是卖电器。他的终极目标是把苏宁打造成世界级零售企业。很多人想问凭什么?而就在2012年,张近东正在下一盘大棋,体现在线上线下融合,以科技转型为依托,服务转型为平台。而对于这一切的一切,张近东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
沃尔玛+亚马逊
去年年初,张近东曾表示:“要把苏宁电器里边的电器两个字去掉”。这句话开启了苏宁业态转型的大幕,使得苏宁超电器化战略一再提速。
只不过,苏宁最关键的是如何改变消费者观念,扭转人们对苏宁只卖电器的刻板印象。张近东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9月底,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首批四家以“苏宁”为门头的“EXPO超级店”,已经去掉了“电器”二字。与传统的苏宁店面相比,超级店的经营品类将涵盖17大类、2000多个品牌,产品从3C、家电延伸至百货、日用、图书、金融、虚拟产品等,产品总量超过20万,其中家电与非家电产品的品类比例为1:1。苏宁电器的“去电器化”已悄然展开。
2012年上半年,苏宁置换关闭门店74家,净开店仅5家。很显然,张近东在线下实体门店的布局上,已明显从追求规模转而追求质量和利润。他说,“到2020年门店规模达到3500家店,真是一点都不多,如果按照以往每年开300多家门店的速度,10年后门店数量肯定要超过5000家,但我知道要控制速度。”
据了解,苏宁超级店,三年内将占苏宁1700多家门店的约1/4。张近东的想法是:这种新的尝试无疑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苏宁的整体物流和信息成本建立在更大的营业基数之上,从而降低成本比例,提高销售毛利率。
近年来,在张近东的带领下,苏宁一路狂奔。张近东更是明确表示,今后除了生鲜外,苏宁什么都卖。据了解,苏宁Expo超级店通过商品规划、店面升级等多方面的变革,将全面提升店内出样丰富度以及产品体验度,实现全业态的经营模式,张近东说,“超级店苏宁店面业态的重大转型,颠覆了传统电器卖场的经营模式,势必会全面开启中国零售业的变革。”
未来,苏宁还将强化店面自主营销能力,实现明码实价、全买断经营、全品类展示、全自营销售、全会员营销,强化零售商角色定位,提高终端运营效率。当然,未来苏宁超级店和苏宁易购,也会引入很多小合作伙伴,张近东说:“我们强不凌弱,弱也不畏强,要的是一个竞合的关系,我们苏宁不排斥与专业类的、优秀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不管信不信,这都是事实。
线上线下协同
2012年8月,京东向苏宁宣战。这场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战争”,引发了太多的关注和争论,如果仅把今年轰轰烈烈的“苏东大战”看作苏宁希望凭借线上平台来扩大销售份额,那么显然低估了张近东的雄心。
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节目中主持人华少用机关枪般声音喋喋不休地说着“感谢苏宁易购”,让苏宁想再造线上线下“两栖战舰”的序曲一次又一次在夜色中激荡。而曾经的张近东对电子商务持“不屑”态度,就在2010年的“两会”上,张近东对媒体称“电子商务模式不符合商业规律,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消费渠道”,但在2012年7月,张近东却将个人股权抵押,增资47亿元,用于扶持苏宁易购发力。
自2010年初上线以来,苏宁易购就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10年实现销售额仅为12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额达59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便实现52.8亿元的销售规模。苏宁电器总裁金明表示,今年200亿基本上是“踩在脚下”的。